诸葛亮为什么一生都没有篡位?明明已经权倾天下,却一直死守着丞相这个头衔,诸葛亮究竟在怕什么?
假如你是大汉丞相诸葛亮,你一人握着兵权、财政、军政,朝中没人敢违你一言,可你偏偏不称帝,你不是不能称帝,而是不敢。
那一年,刘备病重,托孤于白帝城,他单独叫你入内,说了一句让后人争论了千年的话,“若我儿可辅,辅之。若不可,君可自取。”
这句话就像是一颗温吞的毒药,你若应承“愿辅”,便一辈子只能做刘家的忠臣,你若顺水推舟说“自取”,你立刻就成了篡位之贼。你明白刘备是个枭雄,他临终前这句话不是托孤,是设局,他想看你到底有没有野心。
你最后低头一句“臣不敢当”。你没有立誓效忠,也没承认野心,只把自己困进了“忠”的名义里,而这一困就是13年。
很快刘禅即位,可他年幼羸弱,一切朝政都由你说了算。你废贪 官,整粮仓,严军纪,自己带头节俭办公,日夜批文清理民间赋税。百姓夸你如尧舜,士兵敬你如关公,朝中文武皆看你眼色行事,你名为丞相,实为天子。
你若在朝堂上往前走一步,坐上那把椅子,也根本没人会反对。然而,你并没有这么做。你天天穿着布衣,住在简屋,悉心抄书,仿佛真把自己当成个人臣。
你不是怕权力太大,你是怕一步走错,千古骂名。可你不是神,你也会累。北伐三次失败,粮草紧缺,士兵死伤,国内开始有人议论,“刘禅乃庸主,若丞相称帝,或可续命三国”。
文臣给你上奏劝进,武将对你单膝跪拜,百姓甚至写歌,唱你为诸天子。那天夜里,你独坐帐中,翻出一张纸,写下几个字,“暂封汉中王,整军北伐”。笔未写完,你手就停了。
你知道,只要你敢点头,从此天下将不再有刘氏汉,只剩诸葛国。但你最终把纸烧了,把“王”的念头埋进了灰烬。你怕的不是失败,是史书那一笔“先帝托孤,诸葛反之”,你死也不想让“反”字落在你的名字后面。
而后你带兵北伐六次,六出祁山,鞠躬尽瘁。你写下《出师表》,字字泣血,句句自省,只为了告诉天下,你不是谋权者,你是守国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不是诗,是你给自己写的墓志铭。你死在五丈原,帐中病逝。你中仍握兵图,靴未脱,盔未解,死前最后一封军令是“以衣冠为像,立于营帐三日”。你想吓退司马懿,但更想告诉天下,你死也不会变心。
你没有传位,没有封王,没有建私军,死后只留下一盏灯,一封表,一段忠名。百年后,人们记住了你的忠,忘记了你的挣扎,记住了你丞相的身份,却从未怀疑你其实可以称帝。
你不是不想,你只是太清醒。你怕历史写你是第 二个曹操,你怕天下人骂你是枭雄乱臣。你愿意让自己被时代吞掉,也不愿背上那个“篡”字!
你不图钱,不图名,不图利,只图一个干净的身后评价。你这一生,守住了刘禅,守住了汉室,守住了天下人对忠臣的幻想。
可你没守住你自己,你输了天下,却赢了1000年的牌位。你死得不冤,但活得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