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个中国小伙掉入北大西洋,靠喝鸟血、吃鲨鱼撑了133天。一架路过的货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5-17 22:01:47

1942年,一个中国小伙掉入北大西洋,靠喝鸟血、吃鲨鱼撑了133天。一架路过的货船上有个人认清他是中国人后,却大喊:别救! 1918年海南岛西边有个叫和乐镇的地方,老潘家添了个男娃娃。 老爹蹲在村口抽着水烟袋琢磨半天,最后给儿子起名叫"潘濂"。 这名字里头带个三点水,当爹的盘算着靠海吃海,盼着孩子这辈子能像海面似的平平稳稳。 这潘家娃子打小就机灵,跟着当武师的爹学拳脚,十来岁就能把晒谷场上的石碾子搬起来转圈。 村里人赶海都爱带着他,别看他年纪小,看天上云彩就知道啥时候要刮大风,瞅着海面波纹就晓得哪片有鱼群。 家里原本打算送他去南京念新式学堂,可那会儿外头兵荒马乱的,老爹一跺脚,托人把孩子带去了香港码头。 1936年香港维多利亚港,十八岁的潘濂站在"坦达"号英国邮轮的舷梯上,手里攥着侍应生学徒的蓝布工装。 这后生不光端盘子勤快,有天夜里值班瞅见东南角云层不对劲,愣是跑去敲了船长的门。 结果全船人刚把舷窗锁紧,碗口粗的暴雨柱子就砸了下来。就凭这手看天的本事,三年光景他就从学徒混成了正式侍应生。 要说人这辈子真是难料,1939年欧洲那边打起仗来,潘濂跟着改作军用的"贝洛蒙"号满大西洋跑运输。 1942年11月这趟差事可要了命,德国潜艇两发鱼雷把货轮炸成了两截。 潘濂眼疾手快抓了救生衣往海里蹦,冰凉的海水呛得他肺管子生疼,可手上死死扒着块破船板没撒手。 要说老天爷给留了条活路,还真让他在浪头里摸到个救生筏。 这铁皮箱子四周围着木头栏杆,顶上有帆布棚子,里头存着够吃俩月的罐头和四十升淡水。 潘濂把四根铁杆子支楞起来搭雨棚,又往桅杆上拴了根麻绳——每过一天打个结,这是跟老渔民学的记日子法子。 开头二十来天还算有吃有喝,可眼瞅着淡水上锈的罐头见底了,连个船影子都瞅不见。 这小子倒是有主意,把罐头铁皮磨尖了当鱼钩,拆了救生衣带子当鱼线。 钓上来的海鱼去了内脏直接啃,吃不完的挂桅杆上晒成鱼干。 有回整半个月没下雨,渴得他舌头起泡,迷迷糊糊躺筏子上装死,愣是骗了只海鸟下来啄食,反手掐住脖子喝了个饱。 要说最寒心的还不是挨饿受冻,有回德国货轮打跟前过,甲板上的人瞅见他黄皮肤黑头发,拿望远镜瞄了瞄,扭头就把船开走了。 潘濂后来跟人念叨这事,说当时气得把鱼叉都掰弯了,可转念想家里老爹还等着,咬碎牙也得撑下去。 133天海上漂着,愣是让这小子练出套保命经。 天天早起打两趟拳防着肌肉萎缩,拿鱼油抹身上防冻疮,还发明了用海草编绳子捆鱼干。 等1943年4月让巴西渔船捞上来那会儿,他除了瘦得皮包骨,居然能自个儿走上甲板。 贝伦市医院的大夫检查完都啧啧称奇,说这身子骨赶上铁打的了。 英国佬给发了乔治勋章,说是二战里平民能拿的最高荣誉。 纽约报纸登了他啃鱼干的画像,管他叫"中国鲁滨逊"。 后来美国政府给发特殊津贴,安排他在航空公司当质检员。 要说这老潘也是倔,五十好几了还跑回船上干老本行,说是闻惯了海腥味踏实。 1991年潘濂在布鲁克林家里咽气的时候,床头还摆着当年那个救生筏的木头模型。 街坊都说这老头怪得很,大夏天非要把窗户开条缝,说是要听外头刮风的声音才睡得着。 他四个孩子里老三最像爹,如今在长岛开着捕虾船,船舱里供着老爹那张发黄的勋章证书。 (官方信源:英国国家档案馆现存1943年乔治勋章授勋记录;美国移民局1946年入籍档案;巴西贝伦市立医院1943年4月医疗记录)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