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接受采访,曾对给他写传记的傅虹霖博士说:“当年我的女朋友最多有十二个!

菖蒲繁花居 2025-05-18 02:17:21

张学良晚年接受采访,曾对给他写传记的傅虹霖博士说:“当年我的女朋友最多有十二个!”傅博士问:“那里头您最喜欢的,是不是赵四小姐?”张学良的回答是:“不是不是!她是对我最好的,但不是我最爱的,我最爱的在纽约。” 张学良,1901年生于辽宁海城,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他从小聪明过人,1919年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毕业,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1928年父亲遇刺后,他接管东北军,成为北方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那时的张学良年轻英俊,风度不凡,既是战场上的硬汉,也是社交圈里的明星。他曾笑称自己“风流与英雄不分家”,感情生活更是多姿多彩。除了原配于凤至和陪伴他多年的赵四小姐,他与不少女性有过交集,而其中最让人好奇的,是他与蒋士云的缘分。 蒋士云,1912年出生于苏州一个商人家庭,父亲蒋履福曾在北洋政府做外交官。她从小接受中西教育,英语法语流利,长得漂亮又有气质。1927年,15岁的蒋士云随父亲来到北平,进入英国人办的学校读书,很快就成了北平社交圈里的一颗新星。同年,她在北平顾维钧家的一次寿宴上第一次见到张学良。那时的张学良26岁,已是东北军的重要人物。两人初次见面,张学良就被她的美貌和聪慧吸引,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缘分。 1928年,张学良和蒋士云在北平的社交场合多次碰面。那年初春,一次外事活动上,蒋士云临时给法国使节当翻译,她的优雅和语言能力让张学良印象深刻。同年,她在北平办了一场小型音乐会,张学良特意赶去捧场。演出后,他送了一束栀子花给她,算是两人友谊的开端。1931年,蒋士云从法国留学回来,定居北平。她给张学良寄了一封信,附上一片梧桐树叶书签,上面用法文写着关于人生方向的话。张学良收到后很感动,回赠了一盒茉莉花茶。从那以后,两人开始频繁通信,互送礼物,感情慢慢升温。 不过,命运总爱开玩笑。1932年,蒋士云认识了才华横溢的贝祖贻。贝祖贻是江苏人,家世好又学识渊博,和蒋士云很投缘。两人很快订婚,消息传到张学良耳中,他沉默了好一阵子,随后把蒋士云送他的信件和礼物都送回了她上海的住处。1933年,蒋士云和贝祖贻结婚,张学良送了一幅莫奈《日出》的复制画作为贺礼。1935年,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在欧洲时,偶然碰到蒋士云夫妇,四人在巴黎一起吃了顿饭,聊得挺开心,像老朋友一样。 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蒋士云通过关系弄到一张法庭旁听证,去看了他的审判。宣判后,两人目光短暂交汇,她后来在信里说,那一刻她感觉张学良心里藏着很多苦。几年后,张学良被关在雪窦山,蒋士云通过戴笠获准探视,带了几本英文书给他。离开时,她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到了台湾软禁时期,蒋士云又托人送了一本英文《圣经》,扉页上用法文写着关于爱的话。张学良收到后常把书放在床头翻看。 1991年,张学良获释后先去了加州,然后直奔纽约,住进蒋士云家。那时的蒋士云快80岁了,头发白了但气质还在。她笑着迎接他,两人一起在纽约住了三个多月。他们逛中央公园,看秋叶飘落;去大西洋城听海浪声;还登上世贸中心的餐厅俯瞰城市夜景。赵一荻几次打电话催他回,张学良却舍不得走。离开时,蒋士云送他一本法语诗集,扉页上写着和当年一样的话。张学良看着那行字,眼里满是回忆。 1992年,张学良搬到夏威夷,之后两人联系渐渐少了。1999年,蒋士云在美国去世,87岁。2001年,张学良在檀香山去世,100岁。他们一生没越过礼法的界限,却用几十年的惦念,留下一段让人感慨的故事。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菖蒲繁花居

菖蒲繁花居

给你想看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