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晚年,嫌弃50多岁的发妻张春华年老色衰,不愿与她住一屋。他搬去宠妾柏夫人卧室,从此不再与张春华同房,还对貌美宠妾抱怨:“那个该死的老东西,我实在不想多看她一眼!”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那会儿,河内郡温县有户姓张的大户人家,家里养着个叫张春华的闺女。 这姑娘打小就机灵,长得也水灵,站在人堆里能让人眼前一亮。 那年月讲究门当户对,张家和司马家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家族,张春华刚过及笄之年就嫁给了司马懿。 就是后来搅动三国风云的那个司马仲达。 新婚头几年小两口处得不错。 司马懿那时候还没显露出后来那些算计,整天抱着竹简在书房里用功。 张春华不光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遇上事还能帮着出主意。 有回司马懿在家门口晾书,突然下起瓢泼大雨,急得他鞋都来不及穿就往院子里跑。 这情景偏巧让伺候茶水的小丫鬟撞见了,张春华怕走漏风声,抄起菜刀就把人给收拾了。 这事后来让司马懿心里直打鼓,觉得自家媳妇儿不简单。 那时候曹操势力越做越大,三天两头派人来请司马懿当官。 司马懿装风瘫病在床上,硬是挺了七年没露馅。 这期间张春华既要照顾装病的丈夫,又要防着外人看出破绽,还要拉扯几个孩子。 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几个都是在这段苦日子里长大的,张春华忙得脚不沾地,生生把二十出头的年纪熬出了白头发。 等到曹丕篡汉称帝,司马懿这病突然就好了。 先是当太子中庶子,后来又升到尚书仆射,官越做越大。 张春华这时候已经四十来岁,脸上褶子多了,腰身也粗了。 司马懿倒是保养得宜,六十岁那年还纳了个姓柏的小妾。 这小妾生得细皮嫩肉,说话跟抹了蜜似的,把老司马哄得团团转。 张春华有回去西跨院送账本,正撞见柏夫人端着碗红彤彤的汤水往书房送,打听下人才知道是鹿血酒——民间都说这东西能生儿子。 这事把张春华气得浑身直哆嗦。 当年她帮着司马懿杀人灭口的时候,这小妾还没投胎呢。 如今倒好,自己成了碍眼的老太婆。 她冲到西跨院就要掀桌子,动静闹得半个府里都能听见。 司马懿赶来时脸黑得像锅底,当着下人的面就骂:"老东西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这话比刀子还利,扎得张春华当天晚上饭都没吃。 要说这老太太也够倔,真就绝食寻死。 俩儿子跪在床前劝,她闭着眼睛不搭理。 司马懿嘴上骂得凶,心里也怕真闹出人命。 他倒不是心疼老伴,主要是怕司马师司马昭跟着饿出好歹。 最后还是管家出面打圆场,硬说是老爷病糊涂说了胡话,这才让张春华下了台阶。 自打这档子事之后,两口子算是彻底撕破脸了。 张春华带着丫鬟搬到东偏院,整日吃斋念佛。 司马懿照旧和柏夫人在西跨院逍遥快活,只是再没人敢提鹿血酒的事。 史书上说,张春华后来活到五十九岁,死的时候司马懿连面都没露。 倒是她养大的两个儿子,后来把曹魏的江山改姓了司马。 要说这世道也够讽刺的。 张春华年轻那会儿能帮丈夫杀人灭口,老了却连口热乎饭都讨不着。 当年那个杀伐决断的狠角色,最后落得在佛堂里敲木鱼。 司马懿倒是活到七十三,临死前还惦记着怎么给孙子铺路。 那柏夫人后来也没生出儿子,司马家基业到底还是落在张春华亲生的几个孩子手里。 只是这些后话,张春华闭眼的时候怕是没心思琢磨了。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晋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一》)
公元249年,曹爽被司马懿灭三族,指着司马懿破口大骂说:"你背信弃义,日后谁还会
【3评论】【2点赞】
用户11xxx41
晾书时下雨往屋里跑被丫鬟撞见也要杀人?没听懂啥逻辑!!
用户13xxx08
这就有点扯淡了,魏晋之时,风气放浪,别说只是没穿鞋子,玩嗨了还开无遮大会呢。怎么会为了这点事儿就砍了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