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不管是国与国之间,还是各国内部,都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这种结构性固化的问题,典型的特点其实就是少部分人占有了大部分的资源,而大部分人失去了上升的通道,所以整个社会的情绪实际上是在一个火山口上,是非常危险的。 说白了,这就像盖房子时地基打歪了,上面的楼层再怎么装修都不稳当,整个社会的运行逻辑都跟着出问题。 先看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发达国家就像班级里的尖子生,不仅自己考高分,还把好的学习资源都占了。比如美国、欧洲这些地方,占全球人口不到 20%,却掌握着全球 70% 以上的财富。 他们通过控制国际金融体系、制定贸易规则,把发展中国家的利润源源不断吸走。像非洲一些国家,明明地下埋着石油、矿产,可开采权都在外国公司手里,当地人只能在矿上干苦力,赚点糊口钱,国家还是穷得叮当响。 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光靠品牌和技术就能躺着赚钱。比如苹果公司,一部手机成本几百美元,卖到发展中国家能翻好几倍,利润大部分都进了美国股东的腰包。 再看各国内部,情况同样糟糕,就说美国吧,最富有的 1% 人口,口袋里的钱比中间 60% 的人加起来还多。这就好比一个公司里,老板一个人拿了全公司 60% 的工资,剩下的几千员工分剩下的 40%。这种分配方式下,普通人想往上爬比登天还难。 日本以前号称 “一亿总中流”,全民都是中产阶级,现在却变成了 “格差社会”,中产阶级大量消失,年轻人要么打零工,要么啃老,房价高得离谱,连结婚生孩子都成了奢望。 台湾地区也一样,中产阶级从 “中流砥柱” 变成了 “中惨阶层”,房价涨到普通人一辈子都买不起,工资却几十年不涨,年轻人自嘲是 “薪水被老板扣,房价被建商赚”。 这种两极分化最可怕的是形成了 “世袭制”,有钱人的孩子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上好学校、找好工作,资源全占了;穷人的孩子就算再努力,可能连大学都上不起。 美国有个研究,亚裔学生要比白人学生 SAT 多考 140 分,才能进同一所顶尖大学。这就像跑步比赛,有人一开始就站在起跑线前 100 米,你就算跑得再快也追不上。教育本来是改变命运的梯子,现在却成了加固阶层壁垒的水泥。 科技发展本来是好事,结果也成了加剧分化的推手,自动化、人工智能这些东西,把工厂里的工人、办公室的白领都给替代了。比如德国西门子,一下子裁掉 6000 多个岗位,说是要 “投资未来”,可被裁的都是普通工人,高层的工资一分没少。 剩下的工作要么需要高学历、高技术,要么就是送外卖、开滴滴这种零工,收入低还不稳定。以前一个工人辛辛苦苦干一辈子,能买房子、供孩子上大学,现在呢?机器人把活干了,人只能去当 “人肉电池”,在平台算法的压榨下赚点辛苦钱。 最危险的是社会情绪已经到了火山口,看看法国的 “黄背心” 运动,一开始是抗议油价上涨,后来演变成全国性的骚乱,人们把怒火发泄到政府、资本家身上,打砸抢烧,整个国家都快瘫痪了。 香港的 “反送中” 事件,表面上是法律问题,背后何尝不是年轻人对未来绝望的爆发?他们看不到上升通道,只能用极端方式表达不满。这些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信号,就像高压锅上的安全阀,如果不及时降压,后果不堪设想。 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就是制度设计出了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就像水一样,总是往低处流,哪里赚钱就去哪。 结果就是资源越来越集中,富人们通过垄断、避税、操控政策,把财富牢牢攥在手里。比如美国的大公司,70% 的 CEO 都是亿万富翁,他们一边给自己涨工资,一边压榨员工,还游说政府减税。 而政府呢,要么被资本绑架,要么软弱无力,像葡萄牙当年管不住澳门,只能任由黑帮横行,现在很多国家的政府也一样,面对资本的贪婪,根本拿不出有效的对策。 更可怕的是,这种分化还在自我强化,有钱人越来越有话语权,他们制定规则、控制媒体,让普通人连反抗的声音都发不出来。这种结构性的固化,让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金字塔,顶层的人踩着下面的人往上爬,底层的人连喘口气都难。 要打破这种局面,光靠喊口号没用,得动真格的,比如提高富人的税收,像法国的 “财富税”,对千万富翁额外征税;比如加大教育投入,让穷孩子也能上好学校;比如限制资本垄断,防止大公司吞并一切。 但这些措施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推行起来比登天还难。就像澳门回归前,葡萄牙管不住,中国接手后才稳定下来,社会变革也需要强有力的力量推动。 现在的问题就像一场大病,已经病入膏肓,不能再拖。如果任由两极分化继续下去,社会动荡、经济危机都是早晚的事。就像夏威夷那次核弹警报,人们在恐慌中暴露的人性百态,真到了社会崩溃的那一天,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考验的是各国政府的智慧和勇气。如果再不动手,火山爆发的那一天,谁都跑不了。
美国教授警告印度:美国憎恨中国,并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12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