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可遇不可求!”湖北襄阳,一妈妈辅导儿子英语作业时,被气到报警,没想到,前来

微微的开心 2025-05-19 17:33:56

“真是可遇不可求!”湖北襄阳,一妈妈辅导儿子英语作业时,被气到报警,没想到,前来处理的民警恰好是英语学霸,民警化身“家教老师”,给孩子传授学习经验,网友:学霸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2025年5月15日晚8点,湖北襄阳的梧桐叶在晚风里沙沙作响,36岁的李芳盯着儿子小明的英语练习册,笔尖在"现在完成时"的语法题上划出刺眼的红叉:"have的过去分词是had!昨天刚教过怎么又错?"

10岁男孩趴在桌上玩笔帽,金属笔夹碰撞桌面的声响让李芳太阳穴突突直跳——这是她今晚第7次纠正同一个错误。

"妈妈你声音太大了!"小明突然抬头,笔帽滚落在地。

李芳手中的红笔"啪"地摔在作业本上:"我每天下班回来辅导你,你就这种态度?"

男孩梗着脖子回怼:"你教的方法跟老师不一样!"

争吵声惊醒了沙发上的老人,李芳看着母亲担忧的眼神,突然想起上周因辅导作业摔碎的玻璃杯,颤抖着拿起了手机:"喂,110吗?我需要帮助......"

襄城派出所民警陈建军赶到时,正看见李芳在客厅来回踱步,小明躲在卧室门后露出半张脸。

"别急,先说说怎么回事。"他摘下警帽放在茶几上,目光扫过摊开的英语练习册,发现错题本上用荧光笔标注着"现在完成时易错点"——那是他大学英语六级备考时的习惯。

当李芳哽咽着说出"管不了孩子"时,陈建军已经坐在小明身边:"来,我们换个方法。"

他掏出手机打开BBC少儿英语动画,用中英双语讲解语法:"你看,动画片里的小熊说'I have eaten the honey',这里的have eaten就是现在完成时,因为动作对现在有影响......"

小明的眼睛渐渐从警服上的肩章移到手机屏幕,手指无意识地在练习册上划出时态结构。

两个小时后,练习册上的红叉变成了陈建军手绘的时间轴图示。

"其实我上学时也讨厌死记硬背,"陈建军合上笔记本,"后来发现看英文动画片、唱英文歌,不知不觉就记住了。"

这幕场景让人想起2023年武汉"交警爸爸辅导数学"事件,交警在处理违停时发现车主孩子在车内写作业,便蹲在车尾箱上讲解几何题,最终帮孩子解开了困扰三天的难题。

两起事件相隔千里,却共同演绎着基层民警的多面角色:

1、执法者到帮助者的身份转换:从处理警情到介入家庭教育,展现民警对"为人民服务"的创造性实践;

2、专业知识的跨界应用:陈建军的英语特长、武汉交警的数学功底,证明基层工作者的个人素养能转化为社会价值;

3、代际沟通的桥梁作用: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抵触,民警的权威感与亲和力形成独特优势,化解亲子冲突。

公安部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基层民警年均处理非警务求助327起,其中涉及家庭矛盾、学业辅导的占比达18%,反映出警民关系从"执法-守法"向"互助-共生"的深层转变。

《治安管理处罚法》到《家庭教育促进法》,事件触及三重法律与道德的交融:

1、接警范围的弹性把握

根据《110接处警工作规则》第14条,家庭纠纷属于求助类警情,民警到场后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调解,陈建军的辅导行为属于合法履职中的柔性处理;

3、家庭教育的社会协同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6条规定"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民警利用专业知识辅助家庭教育,符合该法倡导的"全社会协同育人"原则;

3、执法记录仪的使用规范

陈建军在非执法场景关闭记录仪,保护了当事人隐私,符合《公安机关执法细则》中"非警务活动可不开启"的规定,体现执法温度与程序正义的平衡。

基层执法不仅是法律适用,更是人心疏导。当我们用专业知识搭建沟通桥梁,警徽的光芒会更温暖。

正如教育学家顾明远所言:"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陈建军的英语课堂,正是这句话的生动实践——他摇动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更推动着整个社会对"警民一家亲"的深层认同。

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征程中,这种超越职责的主动担当,这种将个人专长融入社会服务的自觉,才是基层治理最坚实的根基。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55
微微的开心

微微的开心

每日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