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5年,72岁的武则天传32岁的薛怀义进宫侍寝。没曾想当薛怀义解开武则天的龙袍时却面露难色,随即武则天勃然大怒:“你这是嫌弃朕老了?”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生于662年,是陕西鄠县人,早年在洛阳街头卖草药混日子。洛阳是唐朝东都,市井热闹,冯小宝靠着壮实的身板和一张会说话的嘴,在小贩堆里还算显眼。有一天,他被千金公主的侍女看中,两人偷偷来往。后来侍女把他带进公主府,千金公主见他长得不错,没责罚,反而把他留下。公主为了巴结武则天,把他收拾干净,送进了宫。 武则天当时已经寡居,见了冯小宝觉得他身材健硕,很合眼缘,就把他留下了。为了避人耳目,她让他剃发当和尚,赐名怀义,还改姓薛,硬塞进太平公主夫婿薛绍的族谱,成了“薛绍的叔父”。从此,冯小宝摇身一变成了薛怀义,出入宫廷有了排场,连朝臣都得叫他“薛师”。 薛怀义靠着武则天的宠爱,很快就混得风生水起。685年,他提议重修洛阳西郊的白马寺,武则天点头同意,还让他监工。寺修好后,他当上了主持,地位蹭蹭上涨。688年,他又接了更大的活儿——督建明堂。这座建筑高达三百尺,是武则天称帝的标志性工程。他调了几万民夫,日夜赶工,终于建成了。后来他还监建了天堂,虽然规模差点,但也够气派。武则天高兴,封他为左威卫大将军、梁国公。 除了盖房子,他还带兵打过仗。690年前后,他几次领军出征突厥,虽然没真打起来,突厥自己退了,他照样回来吹嘘胜利,名声更响。最牛的还是他搞了个《大云经》。他和僧人法明翻出佛经里关于女性当政的预言,大肆宣传说武则天是弥勒转世,还让人写了《大云经疏》,用大白话解释经文,鼓吹女皇正当性。这套操作直接帮武则天在690年登基称帝,她一高兴,又封他右卫辅国大将军、鄂国公,权势顶到天了。 695年,事情开始不对劲。那年冬,武则天71岁,召32岁的薛怀义进宫侍寝。两人关系本来挺亲密,可这次薛怀义解开武则天的龙袍时,脸上却闪过一丝犹豫。武则天眼睛毒得很,立马看出他不乐意,当场就火了:“你这是嫌弃朕老了?”薛怀义吓得赶紧解释,说是心疼她操劳国事身体瘦弱,可这理由听起来牵强,武则天压着火没发作,但心里的疙瘩算是结下了。 这事儿虽小,却暴露了大问题。武则天早就听朝臣抱怨薛怀义仗势欺人,民怨沸腾。她自己也觉得他越来越飘,连她的话都不太听。这次侍寝的事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开始对他起了戒心。从那天起,她对薛怀义的态度冷了下来,朝堂上的恩宠也一天不如一天。 695年初,薛怀义彻底放飞自我。他在白马寺摆宴席,带着一群和尚闹腾,搞得乌烟瘴气。走在洛阳街头,他带着随从横冲直撞,有次还逼一个道士剃发当和尚,惹得老百姓骂声一片。朝堂上,他对大臣态度嚣张,有时连武则天面前都敢顶嘴。右台御史冯思勖看不下去,上书弹劾他,结果被他的随从打成重伤。其他大臣也劝武则天管管他,她嘴上不说,心里却烦透了。 薛怀义还想挽回局面,弄了幅血画大佛送给武则天,可她看都没看就扔一边,他的心思白费了。憋了一肚子火,他一气之下带人烧了明堂,连旁边的天堂也烧了。这两座建筑是武则天的脸面,他这一把火彻底把她惹毛了。她派人查出是他干的,决定动手除掉他。 太平公主早看他不顺眼,奉命安排了一群壮女,把薛怀义骗到瑶光殿,用丝绳勒死了他。尸体被运回白马寺火化,骨灰塞进佛塔,表面上算给他留了点体面。薛怀义从街头混到权臣,靠着武则天爬起来,最后却栽在自己的狂妄上。
清朝乾隆年间,窗外蛤蟆叫,皇帝乾隆问刘墉:“殿外何事喧哗?”刘墉一听,心想大家都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