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平壤一战,清军集结了1.6万余人,并抢先进入平壤,这从战略上来看是有利的,但可惜的是,清军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最终走向了失败。此战之败,其一,败于长期没有任命有威望的统帅,导致入朝清军形成了有将无帅的局面,最后竟然任命败将叶志超任统帅,根本无人服他,这位总指挥也是有名无实;其二,战守失策,主帅满心失败主义,叶志超坚持从平壤撤军,专保鸭绿江一线,并对各将进行劝说,可见他从未有过抗敌之决心;其三,消极防御思想导致清军深受其害,彼时日军孤军北犯,后路仅余少量日军驻守,而清军一味防守,却从未考虑派大军绕后直捣汉城,进而对攻击平壤日军形成夹击之势;其四,清军布防问题很大,险要之处竟然不派重兵防守,如全城制高点牡丹台,仅派左宝贵率2000余人防守,导致遭到7800名日军进攻,寡不敌众,高地快速失守。
1864年7月,李秀成被俘虏,曾国藩有个疑问:“秦日纲能力很差,为什么能封王;罗
【6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