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太平军将领李开芳率部放下武器,走出冯官屯,向清军投降,李开芳见到清军

雨后清新心舒畅 2025-05-20 15:02:24

1855年,太平军将领李开芳率部放下武器,走出冯官屯,向清军投降,李开芳见到清军主将僧格林沁后,跪倒在地,毕恭毕敬的表示愿意效忠清廷,而僧格林沁则承诺道:我既然准许你率部投降,就不会杀你,将来平定江南之地,我还要带你一起去立功,但是承诺终究是承诺,僧格林沁终究还是欺骗了李开芳,将其送往京师处死。 要说这李开芳,那可是太平天国里响当当的人物。当年跟着洪秀全从广西一路打到南京,湘江上抢战船,武昌城下爬城墙,哪回不是打头阵?定都天京后,他和林凤祥带着两万精兵北伐,一路杀得清军闻风丧胆,最远都打到天津城下,吓得咸丰皇帝差点往热河跑。可谁能想到,北伐军孤军深入,后援跟不上,最后被困在冯官屯这片荒地上。粮食吃完了就啃草根,战马杀了分着吃,连护城河都被清军填了,实在是走投无路,李开芳才不得不带着剩下的几十个人投降。 僧格林沁这边呢,乍一看答应得挺爽快,其实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他是蒙古贵族,靠着镇压太平军才得了清廷的重用,可李开芳这号人物太厉害了,真要留着,指不定哪天又翻了天。再说了,咸丰皇帝对太平军恨得咬牙切齿,之前抓到的太平军将领,不管降不降都是砍头的命,哪有招降的先例?所以他嘴上说“不杀”,转头就给北京送密折,说李开芳“诈降谋反”,非杀不可。 李开芳被押解进京那天,老百姓都挤在路边看热闹。有人说他是叛徒,骂他软骨头;也有人叹口气说,再厉害的英雄也有落难的时候。到了刑部大牢,负责审问的官员还假模假样问他“是否愿意归降”,李开芳这才明白过来,僧格林沁根本没打算留他活路。据说他在牢里破口大骂,把清廷的虚伪全抖落出来,可骂得再狠,也逃不过菜市口的铡刀。 这事儿最耐人寻味的,还得看两边的“规矩”。太平军那边,石达开在大渡河投降,清军也是先答应不杀,最后还是给凌迟了;反过来,清军里也有投降太平军的,比如韦俊,虽说最后得了善终,但那是刀尖上舔血换来的。在那个乱世里,投降从来不是保险箱,不过是强者手里的筹码罢了。僧格林沁骗杀李开芳,表面上是背信弃义,实际上是清廷对太平军的策略——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生怕留着活口动摇军心。 后来僧格林沁自己也没好下场。1865年,他在山东被捻军围在麦田里,被个十六岁的小兵一刀砍死,脑袋都挂在城头示众。有人说这是因果报应,当年他骗杀降将,最后自己也死在战场上,连全尸都没留下。不过话说回来,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哪有什么信义可言?李开芳的悲剧,不过是太平天国大厦将倾的一个缩影,而僧格林沁的手段,也不过是清廷维持统治的惯用套路罢了。

0 阅读:2246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00

用户18xxx00

13
2025-05-20 18:09

小兵在兵败后逃到山东,隐姓埋名,娶妻生子,结果喝多了吹牛被发现,满门抄斩,凌迟处死。

独行侠 回复 05-21 05:28
胡思乱想,胡言乱语,胡作非为!!!

冷眼淡望人生

冷眼淡望人生

4
2025-05-20 20:58

清军里也有人投降太平军的,比如韦俊????

微妙玄通 回复 05-20 23:40
小编语文水平有待提高[滑稽笑]

宇化贤

宇化贤

2025-05-21 04:17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由于满清持续篡改两百多年的历史,很多罪恶都被掩盖!这些还只是已确认过的真实事件,不信的请自己先查一下有没有这些事再说。

猜你喜欢

雨后清新心舒畅

雨后清新心舒畅

雨后清新心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