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邓颖超因病离世,谁知,邓颖超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李鹏”二字,这

琴音流转 2025-05-21 19:16:24

1992年7月,邓颖超因病离世,谁知,邓颖超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李鹏”二字,这背后的故事让人动容······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李鹏既不是邓颖超的孩子,又不是她亲近的人。 但她弥留之际为这个世界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却是李鹏的名字。 难不成邓颖超和李鹏之间有什么特别的关系。 其实了解过去历史的人都知道,李鹏的成长之路离不开邓颖超和周总理的帮助。 虽说邓颖超和周总理一辈子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却“儿女满堂”。 他们将最深沉的爱都给了这个世界,关心着普天下的儿女。 其中一位便是李鹏。 李鹏出生在革命家庭,父母都是坚定的革命者。 他的父亲是李硕勋,母亲是赵君陶。 自打李鹏记事起,他就知道父母为了革命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只可惜,还未来得及与父亲多接触,父亲就为革命事业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那时的李鹏还小,并不知道父亲遭遇了什么。 直到后来他才知道,父亲被敌人抓走之后承受着身心折磨。 敌人不仅利用各种酷刑让李硕勋供出其他战友的下落,还说各种狠话威胁他。 对此,李硕勋始终坚定着自己的信念。 不投降、不出卖。 抱着誓死的心态与敌人作对。 正是因为父亲在危急关头的坚定,激励着李鹏在革命之路不抛弃,不放弃。 少年时期,李鹏被父母身上的坚毅和伟大的精神深深影响,下定决心要为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立志要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1939年,彼时的李鹏还在读小学。 在偶然的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人。 李鹏得知消息后连忙往家里跑。 推开门的那一刻,他看到屋里满是人,有好几个都不认识。 而此时正在讲话的中年妇女就是邓颖超。 李鹏一直都想她相见,她就像是自己的母亲一样,有一种亲切感。 看到李鹏站在门口,邓颖超连忙招呼他,给他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随后又亲切地问候。 她这次前来除了开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 那就是将李鹏带走。 此时的李鹏头上裹着绷带,邓颖超听闻他是因为梦见了日本人开飞机轰炸才从床上掉了下来,不由得说了一句“日本人真是太可恶了。” 她与李鹏的三姨赵世兰商量,将李鹏带走养伤。 毕竟大家都投身于抗日中。 就这样,李鹏跟着邓颖超来到了重庆,并且住进了周公馆。 在那段时间里,邓颖超将李鹏照顾得很好。 她用真挚的爱温暖着李鹏。 不仅给李鹏请医生治疗,还总是给他准备好吃的。 也就是这个时候,李鹏见到了半年没见的母亲。 后来,他还见到了周总理。 最让李鹏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就是:“可不要驼背,要挺起胸膛,这样身体才健康。” 因为那个时候李鹏老是驼背,周总理见到他第一眼就说了这句话。 无疑是将他当作家人。 有人说李鹏是周总理和邓颖超的养子。 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李鹏看来,他与周伯伯,邓妈妈的关系是老同志与烈士后代的关系。 不单单只有李鹏。 周总理和邓颖超对其他战友的子女都是这样。 所以说,他们两人将爱与关系都给了普天下的孩子。 李鹏在革命事业道路上愈发坚定自己的内心,除了因为父母的影响,还离不开周伯伯,邓妈妈,以及其他老同志的熏陶。 而在1992年的时候,彼时的邓颖超躺在病床上,情况越来越糟。 7月10日晚上,李鹏来到了邓妈妈所在的病房。 秘书赵炜在邓颖超耳朵旁报告。 就在这时,邓颖超用最后的力量喊出了李鹏的名字。 这两个字成为她人生中最后一句话。 可能是牵挂,可能是期许。 主要信源:(人民网——邓颖超临终前艰难地吐出两个字:“李鹏”)

0 阅读:76
琴音流转

琴音流转

琴音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