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陈毅到上海一家面馆吃饭,正吃着,一老农走了进来点了一碗阳春面,陈毅见状当即勃然大怒,喊道:“去把你们老板叫过来!”
1949年,新中国在一片废墟中破土而出,新政权、新思想、新制度都在有序的建设中。 然而,在一片百废待兴之中,却依旧存在着一些旧时代的封建思想。 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和助理秘书走在上海街头,感受着新时代的气息。 正值饭点,一家面馆中飘出来的香味让陈毅的肚子忍不住叫了起来。 他和秘书走进那家面馆,还没开口,店小二便热情地迎了上开。 “您二位想来点什么?” 店小二脸上一边带着谄媚的笑容,一边将两人引到了靠窗、风景也好的好位置。 陈毅也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而是询问店小二有没有什么推荐。 说到这儿,这店小二立即开始滔滔不绝。 “我们店里的阳春面可是一绝,传承了几十年了,要不要来两碗尝尝?” 这阳春面可是上海的特色,既然当了上海市长,这阳春面自然也得尝尝。 陈毅便要了两碗阳春面。 “一十,两碗阳春面!” 一十?这厨师的名字倒是挺有意思。 陈毅并没有多想,不多一会,两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便被端了上来。 阳春面以清淡为主,这碗面色泽莹亮、香气扑鼻,再加上点缀的一把葱花,更是看得人食欲大振。 一口下肚,面条爽滑劲道,汤汁清新鲜美,吃的胃里都暖烘烘的。 再配上店家送的小菜,吃起来更加爽滑可口。 陈毅低头专心吃饭,突然又听到了小二喊了一声: “十一,一碗阳春面!” 陈毅狐疑地抬起头:这厨师刚才不是还叫“一十”吗? 这两个称呼究难道有别的意思? 原来,在陈毅吃饭的时候,又进来了一位佝偻着背的老者。 他脸颊消瘦,身上的衣服虽然旧,但是却洗的十分干净。 店小二一看到他,脸上就流露出了鄙夷的神情,然后将他带领到了一个犄角旮旯的角落。 老者小心翼翼点了一碗阳春面,店小二没有回答,而是不耐烦地敲了敲桌,然后伸出了手。 老者见状,从怀中拿出一个荷包,然后数了数里面的钱,然后交给他。 见状,店小二才喊出了那句话。 听到之后,陈毅特意留意了一下这位老者的情况。 只见给他端上来的面清汤寡水,份量只有自己这一碗的一半,更别提葱花和小菜了。 陈毅将小二交到身边,问他是不是两碗面的价格不一样。 店小二一脸无所谓地表示:面的价格都一样。 那为什么两碗差别这么大? 店小二大言不惭地解释说,陈毅两人虽然穿的普通,但是一看这气质就是当官的,当官的自然要给的多一点。 而那个老头一看就是个穷人,穷人对饭又不挑,能给他吃的就不错了。 陈毅听闻,心中十分恼怒。 但是他忍着脾气又问道: “你都没有去后厨,那后面的厨师怎么区分呢?” 原来,区别就在那两个称呼上。 “十一”代表着“土”的意思,厨师一听就明白了。 陈毅听闻,直接拍案而起: “去把老板给我叫出来!” 陈毅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耐心地跟他说; “旧时代已经过去,三六九等思想也不应该由,现在提倡的是人人平等。” 老板听闻十分惭愧,连忙向老者道歉,并重新给他上了一碗面。 看到那位老者向自己道谢的样子,陈毅心中酸涩不已:新思想的普及,任重而道远啊。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