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领导人会晤的时候到了!”美国媒体做出表态,乐观地以为中国会同意特朗普访华,

历来现实 2025-05-22 14:55:05

“中美领导人会晤的时候到了!”美国媒体做出表态,乐观地以为中国会同意特朗普访华,然而三天已经过去了,中国这边却依旧没有回应。   当地时间5月16日,特朗普刚从沙特拿到200亿美元军售订单,突然对记者宣称:“我随时准备飞往北京,和中国领导人谈谈经济问题。”此言一出,美国舆论瞬间沸腾,《华盛顿邮报》甚至用“改变世界的48小时”作为头条标题。   但现实很快泼来冷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没有可以发布的信息”,而商务部、国防部等关键部门也保持沉默。这种“已读不回”的态度,让特朗普团队尴尬得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中国在2025年3月再度减持189亿美元美债,持仓量降至7654亿美元,创12年来新低。与此同时,美国信用评级被穆迪下调至Aa1,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华尔街对“美债崩盘”的担忧与日俱增。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急需通过高层会晤稳住中国这个最不稳定的“债主”。   更要命的是,美国对稀土的依赖度仍高达80%,尽管特朗普政府在中东砸下重金扶持替代项目,但越南稀土提纯技术至少要到2027年才能量产。这些“命门”攥在中国手里,难怪特朗普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不过,中国可不是1972年的尼克松时代能随便拿捏的。2017年特朗普首次访华时,中方曾以最高规格接待,甚至安排其参观故宫和长城。但结果呢?不到一年,美国就单方面撕毁经贸协议,发动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导致中美关税一度飙升至145%。   这种“吃相难看”的行为,让中方对特朗普的信任降到冰点。前段时间的日内瓦会谈虽然达成关税休战协议,但美国在半导体管制、芬太尼问题上依然小动作不断,这种“边谈边打”的套路,早已被中国识破。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团队似乎忘了外交礼仪的基本常识。按照国际惯例,国家领导人出访需经过多轮磋商,至少要进行两次以上高级别会晤才能敲定行程。   但特朗普倒好,刚从沙特捞完钱就想“空降”北京,甚至连国务卿鲁比奥都被中方列入限制入境名单,这种“空手套白狼”的做派,无异于痴人说梦。   从商务部对美光等企业的反制,到海关总署暂停美国原木进口,中方的每一步都精准踩在美方的痛点上。这种“以斗争求合作”的智慧,让特朗普团队逐渐意识到:靠几句漂亮话和政治表演,根本打动不了中国。   如今,距离特朗普首次喊话已过去整整四天,北京的天空依然没有出现“空军一号”的影子。这场“元首会晤”的肥皂剧,终将以美国舆论的集体打脸收场。   而中国用实际行动再次证明: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真正的主动权永远掌握在实力和智慧兼备的一方手中。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76
历来现实

历来现实

假装不懂现实,但假装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