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打垮中国?最大敌人出现!这次不是美国,普京成最大赢家。 当初西方车企集体跑路,俄罗斯急得连没安全气囊的车都允许上路。中国车企瞅准机会一窝蜂涌进来,两年时间就把市占率从不到10%干到60%,现在莫斯科满大街的奇瑞出租车,交警都得连夜背中国车标认罚单。 2024 年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 60%,比亚迪、吉利这些牌子直接成了当地 “街车”。可谁能想到,这才过了半年,形势就急转直下。 先说这汽车报废税。2024 年 10 月,俄罗斯突然宣布把汽车报废税提高 70% 到 85%,而且从 2025 年起每年还要接着涨 10% 到 20%,一直涨到 2030 年。 啥叫报废税?简单说就是你买一辆进口车,除了关税、增值税,还得额外交一笔 “环保费”。就拿一辆 200 马力的进口汽车来说,原来报废税只要 6 万多人民币,现在直接涨到 15 万。 更绝的是,俄罗斯还要求所有通过欧亚经济联盟国家转口的汽车补缴之前省下的关税,这一招直接把平行进口车的成本又往上推了一大截。 这些政策一出台,中国汽车出口商直接懵了。一辆 20 万人民币的车,运到俄罗斯光税费就得翻一番,再加上物流成本,到消费者手里能卖到 40 万。 2025 年前两个月,中国对俄汽车出口量直接腰斩,从去年同期的 11.5 万辆暴跌到 5.7 万辆。 更惨的是陕汽,俄罗斯突然以 “刹车不灵” 为由,把人家 1.5 万辆卡车赶出市场,连正在路上跑的 2170 辆都得停运整改。这哪是质量问题?明摆着是找借口限制中国车。 俄罗斯这么折腾,到底图啥?说白了,就是既要中国车填市场窟窿,又不想让本土车企彻底完蛋。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车企撤走留下的空缺,全靠中国车补上了。但俄罗斯心里清楚,长期依赖进口不是办法。 所以从 2024 年开始,他们一边用高关税卡住进口,一边砸钱扶持本土汽车产业。俄副总理曼图罗夫早就放话,到 2030 年要把本土车企的市场份额从 40% 提到 80%。 这里面最让人看不懂的是报废税。按照俄罗斯的算法,光收中国车的报废税,每年就能白捡 208 亿美元,比卖石油来钱还快。 可问题是,俄罗斯石油出口一年少说也有几千亿美元,为啥盯上汽车这点税?其实这背后是俄罗斯财政的难言之隐。 打仗打到现在,俄罗斯军费开支像个无底洞,再加上西方制裁,传统能源出口收入大减。汽车报废税就成了他们的 “应急提款机”。一辆中国车交的报废税,够买好几桶石油了,而且不用看国际油价脸色,稳赚不赔。 对中国车企来说,这简直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俄罗斯市场离不开中国车,2025 年 2 月俄罗斯进口新车里,中国车占比还超过 80%;另一方面,各种政策像紧箍咒一样越勒越紧。 为了活下去,中国车企只能两条腿走路:一边加快本地化生产,比如长城汽车在图拉的工厂已经投产,江淮也宣布在俄建厂造卡车;另一边调整出口策略,从卖整车转向卖零部件和技术合作。 但这条路并不好走。俄罗斯政策说变就变,前一天还欢迎中国车企来建厂,后一天就可能提高本地化率要求。更麻烦的是,俄罗斯消费者对中国车的态度也在变。 以前是没得选,现在本土车企慢慢缓过劲来,再加上西方车企可能重返,中国车的好日子恐怕要到头了。 最让人担心的是,俄罗斯这一系列操作会不会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模板。如果越来越多国家用环保、安全这些借口限制中国车,那中国汽车全球化的路可就难走了。 毕竟,中国汽车能在俄罗斯迅速崛起,靠的是性价比和市场空白,可当竞争对手回过神来,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 普京这招 “既要又要”,表面上看是在平衡经济利益,实际上暴露了俄罗斯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既要靠中国稳住经济基本盘,又怕过度依赖失去自主权。 可这种摇摆政策,最终伤害的可能是中俄双方的利益。中国车企在俄罗斯投入的真金白银,会不会哪天就因为一纸政策打水漂? 俄罗斯消费者好不容易习惯了高性价比的中国车,又要被迫接受价格更高的本土产品。 这到底是双赢,还是双输?未来的中俄汽车贸易,或许会给出答案。 财新社——《夜读精选: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遇逆风 一季度出口量同比下跌超四成|出海·汽车》
宣布了俄罗斯刚刚突然宣布了!5月22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再一次发表了惊人之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