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一针见血:“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不用戒烟戒

墨染青天 2025-05-22 17:32:09

98岁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一针见血:“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不用戒烟戒酒,而是以下3件事,晚年幸福无忧!” 这是季老的人生经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人能做到其中的一点,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首先的一点,可能也是大家最疑惑的一点,那便是“不锻炼”,长久以来,大家已经将锻炼身体才能强身健体当做是养生常识,但季老却站出来“推翻”,其中到底有什么奥妙呢? 其实,季老的意思不是让你不动,之前潘长江有个小品,就是在讨论生命在于运动还是静止,而季老的答案便是:不会完全不动,也不是力求运动。 他的意思是,不要过度,有些人过于追求什么运动,还没有开始就先给自己制定计划,更有甚者,还会找人来监督自己,如果没有运动到一定的量,就给自己什么惩罚。 先不说这样的成效如何,就说这样下来,自己的心情或者身体能轻松吗? 如果一个人带着过强的目的去做事,就会在无形中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况且,我们的行动和行为都会对大脑产生重要的影响。 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去选择一项轻松有用的运动,比循规蹈矩的跟着一些健身视频做操要有用。 所以,有些时候,饭后散步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健身动作,比大张旗鼓的打拳练剑或者跑步更能让人保持健康。 过度的锻炼只会伤身伤心,这是季老所深以为然的,而且,他自己身边就有鲜活的例子。 他有两个朋友特别信奉锻炼的“奇效”,所以每天都有一个必须要完成的目标,那便是一定要将锻炼的时间控制在两小时往上。 身体负担大了,一个早早离世,一个重病在床,反而不如他一个随性的人活的长久自在。 第二点,也是很多书籍上会提到的一点,那便是“不忌口”,这个意思并不是说要吃什么大鱼大肉,而是很多人在吃东西的时候,面对那些自己喜欢吃的,反而不敢下手。 因为这些食物还没有入口就先被打上了标签---“糖分超标”“太过油腻”“不好消化”,诸如此类,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老了忌口是正确的,可是不能因为这些东西某个成分过高就完全否定,例如水果,糖分高但是对身体也有好处,肉类也是这样,季老对涮羊肉情有独钟,他也经常叫上老友一起品尝。 他不忌口,但是有一点,他从来不吃多,他老人家很懂得适量,不用别人提醒,他自己心中都有一把秤。 这一点和李庆远的养生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在他生活的256个春夏中,就从来没有吃过过量之食,要知道这位“老神仙”可是熬走了九任皇帝呢。 最后一点,那便是“不嘀咕”,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懂,但能做到的人太少了,甚至比以上两个都难。 这基本上是所有长寿者的共识,而且,也有相关的研究表明,一个老者想要长寿,心态是必不可少的。 不管是林蛇母,还是季老亦或是李庆远,都是这样,从来不会因为生活的琐事犯嘀咕。 保持平静、乐观、以及开朗是很重要的,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将一切看轻,游离在繁琐的世界之外,就能获得不一样的感受。 “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这一点,古人早就告诉我们了,要心态平和、心底坦然,心胸豁达,方能治身以至长寿。 坏情绪会引起咱们负面的情绪反应以及过度的情绪波动,这些都是杀死咱们精气神的“元凶”,所以,千万要学会控制情绪。 这三点说起来,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都是明白通俗的真理,可越是简单明了的道理,反倒是人们最难达到的标准。 这三点也算是一个长寿者的必修课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这三点的呢?

0 阅读:0
墨染青天

墨染青天

墨染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