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60年,蒙哥马利参观了北京军区,在后来的发布会上,他不禁感慨:“千万

往森 2025-05-22 20:19:43

[太阳]1960年,蒙哥马利参观了北京军区,在后来的发布会上,他不禁感慨:“千万不要试着和中国军人在陆地上交手。” 1960年,快七十岁的蒙哥马利来到了中国,在北京,蒙哥马利点名要看部队,中央便派了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杨勇将军全程陪同。 蒙哥马利其实早就听过杨勇将军的大名,在杨勇的引导下,一场特意为他准备的军事表演开场了,战士们一个个精神得很,擒拿格斗、打靶、投弹,这些家常便饭的科目轮番上阵。 蒙哥马利坐在观礼台上,表情挺严肃,眼神跟探照灯似的,每个细节都不放过。起初,这些常规项目,似乎没在他心里掀起多大波澜。 然而,当一个五百人的刺杀方队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子走过来时,蒙哥马利的眼神“噌”地一下就凝住了。 战士们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演练各种刺杀招式,动作那叫一个干净利落,杀气腾腾。 瞅着这阵势,蒙哥马利眉头微微一皱,随即从椅子上站起来,慢悠悠踱到方队跟前,近距离打量这些兵。 突然,他扭头跟杨勇提了个有点怪的要求:“能不能让战士们把帽子摘了?”这要求虽说有点出乎意料,但也不算过分,杨勇当即示意战士们照办。一声令下,五百顶军帽齐刷刷摘了下来。 帽子一摘,蒙哥马利眼睛里闪过一丝吃惊,他原以为,能把刺杀练得这么炉火纯青的,八成是些经验丰富的老兵油子,搞不好还是军官组成的尖子班。 可谁知,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张张年轻又透着股子倔强的脸,个个昂首挺胸,眼神里全是年轻人的火气,一点儿老兵的疲态都瞅不见。 为了再看真切些,蒙哥马利凑近了细瞧,好奇地问杨勇:“这些兵,都多大岁数了?”杨勇不紧不慢地回了句:“二十来岁吧。” 听到这答案,蒙哥马利简直惊掉了下巴。 但惊叹归惊叹,蒙哥马利兴致也上来了,顺手从一个战士手里接过支半自动步枪,稍稍一瞄,“嘭”的一声,远处的钢靶应声倒地。 七十三岁的老将,枪法还是这么准,场上顿时一片叫好,杨勇也跟着鼓掌,蒙哥马利顺手就把枪递给了杨勇,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杨勇将军倒也从容,只见他稳稳举枪,对着远处的移动靶就是一通干脆利落的点射,九发子弹,没一发落空,九个钢靶应声而倒。 现场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蒙哥马利嘴上没多说啥,可眼神里那股子佩服劲儿藏都藏不住。这番小“切磋”完了,两人回到座位继续看表演。 这么一亲自上手、近距离一看,给蒙哥马利留下的印象可深了去了。 要琢磨明白蒙哥马利为啥对这些年轻兵蛋子和杨勇本人这么上心,就不能不提提杨勇将军那波澜壮阔的从军路。 1930年杨勇因形势所迫投了革命,没多久就入了党,从红三军团宣传队的分队长干起,凭着本事和战功,一步步爬到了高级指挥员的位置。 土地革命那阵子,五次反“围剿”的炮火他都经历过,二万五千里的苦他也吃过,娄山关、四渡赤水这些硬仗里,他都立了大功。 抗战全面打响后,平型关他带头冲锋陷阵,后来更是领着部队钻到敌人后方,硬是拉起了一块鲁西抗日根据地。 到1945年,他已经是晋鲁豫军区第七纵队司令,手底下部队消灭的日伪军,数都数不过来。 淮海战役,他在张公店吃掉敌人五千多,双堆集又报销了一万六,战功显赫。1949年,他已经是二野第5兵团司令,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都少不了他的功劳。 不过,真正让他名扬四海的,还得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1953年,杨勇入朝,当了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还亲自指挥了有名的金城战役。 这一仗,歼敌五万多,抓了三千多俘虏,彻底把对面那股子狂劲儿给打没了,逼得联合国军乖乖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停战后,杨勇没马上回国,接着干志愿军副司令兼参谋长,后来又当了志愿军司令员,成了志愿军的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任司令。 1958年,他领着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朝鲜那边二十万群众夹道欢送,金日成也夸了他好几次。一回国,他就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司令员。 正是这么一位从枪林弹雨里杀出来的猛将,和他手底下那帮朝气蓬勃、战斗力爆表的兵,让蒙哥马利心里着实咯噔了一下。 结束中国之行,蒙哥马利路过香港,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提到了在北京军区看到的那一幕,特别是那个刺杀方队。 他坦白说,起初他以为那五百号人里头,大部分是军官,不然哪来那么好的技术和纪律。

0 阅读:58

评论列表

长天鲲鹏

长天鲲鹏

1
2025-05-23 00:22

三杨开泰!

往森

往森

往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