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韬跨界卫生巾:明星创业还是资本游戏?真相远比你想的更残酷 最近,黄子韬卖卫生

云端漫步的旧梦师 2025-05-22 20:20:37

黄子韬跨界卫生巾:明星创业还是资本游戏?真相远比你想的更残酷 最近,黄子韬卖卫生巾的新闻刷屏了。15分钟卖出19.5万件,直播间被粉丝挤到瘫痪,二手平台甚至炒出190元高价——这哪是卖卫生巾,分明是在搞“饥饿营销”的资本实验。有人说他是“良心企业家”,有人骂他“割韭菜”,但撕开这场狂欢的表象,真相或许比我们看到的更触目惊心。 一、明星跨界的资本密码:从流量套现到上市套现 明星创业早已不是新鲜事,但黄子韬这次玩得更狠。他前脚收购被315曝光的千芝雅工厂,后脚就打着“透明生产”旗号推出朵薇卫生巾,还拉来直播电商第一股遥望科技站台。这种“明星IP+资本运作”的组合拳,本质上是把粉丝经济包装成公益事业,把商业投机粉饰成行业革命。 更值得玩味的是,朵薇卫生巾的定价策略暗藏玄机。62片卖49.8元,看似便宜,但行业数据显示,卫生巾平均出厂价仅0.32元/片,终端售价却能翻三倍。黄子韬所谓的“高性价比”,不过是用低价吸引眼球,背后是高达45%的行业毛利率在撑腰。这种“薄利多销”的套路,分明是在为上市讲故事——毕竟资本市场最爱听的,就是“用户规模暴增”的神话。 二、卫生巾行业的资本困局:透明工厂背后的资本绞杀 当黄子韬在直播间展示卫生巾生产线时,他或许忘了:卫生巾行业的核心壁垒根本不是生产,而是渠道和品牌。国际品牌用数十年建立的渠道优势,岂是一个明星能轻易撼动的?看看朵薇的销售数据吧,80%订单来自粉丝“为爱发电”,真正的普通消费者占比不足两成。这种“粉丝经济”的狂欢能持续多久?等热度退去,朵薇拿什么和护舒宝、苏菲竞争? 更危险的是,黄子韬正在复制“明星带货—资本注入—包装上市”的老路。参考周杰伦的魔胴咖啡,巨星传奇靠绑定明星IP三年赚了7个亿,最终成功上市套现。而朵薇背后的遥望科技,正是操盘过某明星美妆翻车事件的资本老手。这种“流量收割+资本运作”的组合,本质上是把消费者当韭菜,把股市当提款机。 三、资本游戏的终极真相:当商业伦理沦为资本嫁衣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早就说过:“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黄子韬的卫生巾生意,何尝不是这句话的现代注解?他口口声声“为女性健康”,却对工厂曾用回收料生产纸尿裤的黑历史避而不谈;他大谈“透明生产”,却在二手平台假货横行时选择沉默。这种“道德表演”的背后,是资本对人性的异化。 更讽刺的是,朵薇卫生巾的爆火,恰恰暴露了当下商业伦理的溃败。当消费者对卫生巾行业失去信任时,黄子韬用“透明工厂”和“医护级认证”制造了一个“信任替代品”。但这种信任是脆弱的——只要资本嗅到更大的利益,随时可以抛弃所谓的“社会责任”。正如某财经评论员所说:“当商业伦理成为资本的遮羞布,真正受伤的永远是普通消费者。” 四、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场资本狂欢? 面对这场资本游戏,我们需要清醒的认知: 1. 警惕明星创业的资本陷阱 明星跨界本质上是流量套现,而资本运作的终点永远是上市割韭菜。看看郭晋安的抗衰老产品,毛利率高达84.6%,却有八成员工从事销售和营销。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2. 回归商业本质:产品力才是硬道理 卫生巾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明星背书,而是产品质量。朵薇卫生巾能否在三个月后、半年后依然保持热度?这取决于它能否真正解决女性痛点,而不是靠炒作“透明工厂”概念。 3. 呼唤商业伦理的回归 当资本把一切都变成商品,我们需要用商业伦理守住底线。正如《反经合道》所言:“商业活动不仅是经济行为,更是道德实践。”如果黄子韬真的想做“良心产品”,就该把精力放在研发上,而不是资本运作上。 结语:资本的狂欢终将落幕,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 黄子韬的卫生巾生意,不过是资本游戏的又一个注脚。当直播热度退去,当粉丝热情消散,朵薇卫生巾能否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这取决于它能否真正解决女性需求,而不是成为资本套现的工具。 在这个资本横行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产品主义者”,而不是“资本玩家”。毕竟,真正的商业价值,永远藏在产品里,而不是股市的K线图中。 #黄子韬#

0 阅读:40

评论列表

佛渡有缘人

佛渡有缘人

1
2025-05-23 14:10

牛头不对马嘴,收多少发一条

猜你喜欢

云端漫步的旧梦师

云端漫步的旧梦师

云端漫步的旧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