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国民党高官陈尔晋与珠宝商之女完婚。结婚后不久,陈尔晋发现妻子经常早出晚归,形迹可疑,他跟踪发现,妻子根本不是去打麻将,而是偷偷跟一群人去一个破旧的洋楼!
这年深秋的南京城,一场上流社会的舞会正热闹举行。
国民党宪兵队长陈尔晋原本对这种场合提不起兴趣,却在转身离场时瞥见舞池里旋转的身影。
那位被称作珠宝千金的王曼霞穿着素色旗袍,发梢别着珍珠发卡,舞步轻盈得像片飘动的云彩,而这个瞬间改变了两条原本不相交的人生轨迹。
陈尔晋出身山西官宦世家,黄埔军校炮兵侦察班六名顶尖学员之一。
南京保卫战里他带着侦察队摸清日军重炮阵地,台儿庄战役时准确测算出敌军装甲车行进路线。
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蒋介石亲笔题写"忠勇可嘉"的牌匾就挂在了他办公室。
这样前途无量的年轻军官,偏偏在感情问题上让同僚们操碎了心。
舞会相遇后,陈尔晋开始频繁出现在王曼霞可能出现的地方。
法租界的咖啡馆、夫子庙的古玩店、新街口的百货公司,他总能在不经意间"偶遇"这位珠宝商千金。
经过半年交往,两家长辈在中央饭店摆了五十桌酒席。
婚礼上,国民党要员们举着香槟调侃:"咱们陈队长这回可算找到能降住他的人了。"
婚后的生活却暗藏玄机,王曼霞总说要去牌局,可陈尔晋发现妻子出门从不带现钞。
有次下着暴雨,他开车到常打牌的周太太家接人,门房却说整月都没见过王小姐。
那天深夜,陈尔晋蹲守在法租界霞飞路,看着妻子走进栋爬满爬山虎的旧洋楼,二楼窗户透出的煤油灯光忽明忽暗。
跟踪半个月后,陈尔晋在书房抽屉暗格里发现了《红星照耀中国》的英文原版,书页间夹着半张印着红星的油印小报。
当他把这些证据摆在梳妆台上,王曼霞正在给耳垂别珍珠耳钉,镜子里映出的笑容依然温婉:"没想到陈大队长查案查到自家床头了。"那枚珍珠耳钉后来成为他们与地下党接头的信物。
事实上,王曼霞早在北平女师大读书时就接触进步思想。
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她帮着把传单塞进珠宝盒运出北平城。
嫁入陈家后,书房里国民党军事会议文件常会"意外"摊开在桌面,浴室镜框后面时不时多出几张拍着密码本的胶片。
而这对夫妻在1941年就通过代号"青瓷"的联络员,向苏北根据地传送过七次重要军事情报。
转折出现在1946年国共谈判破裂后,某天深夜,陈尔晋把妻子摇醒,指着《中央日报》头版的剿共声明问她:"要是哪天你的组织和我的军装冲突了怎么办?"
王曼霞从枕下摸出本蓝封皮小册子,扉页有总理亲笔写的"共同抗日"四个字。
后来陈尔晋在自述材料里写道:"那四个字墨迹很淡,像是用茶水写的,对着油灯才能看清。"
潜伏生涯在1949年4月迎来至暗时刻,已经怀有五个月身孕的王曼霞按约定去外白渡桥送情报,却发现桥头卖桂花糕的小贩换成了生面孔。
上海警察局档案显示,他们住所当天下午就被三十名便衣团团围住。
从卧室搜出的发报机其实藏在婴儿床夹层,那本是给未出世孩子准备的礼物。
在龙华监狱的十八天里,夫妻俩经历了七次审讯。
负责行刑的特务头目谷正文在回忆录中提到,所有刑具用在孕妇身上都没能撬开她的嘴。
5月11日清晨,距离上海解放只剩八天,两人被押往宋公园刑场。
路过大光明戏院时,陈尔晋突然哼起婚礼上那支《玫瑰人生》,这是他留给妻子最后的温柔。
1983年清明,有位白发老人带着束白玫瑰来到上海烈士陵园。
守陵人在登记簿上看到"陈冠宁"这个名字,备注栏里写着"代父祭母"。
当年从监狱转移出去的婴儿,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归国华侨。
他轻轻擦拭墓碑上的照片,那上面定格着父母最美好的模样,父亲穿着笔挺军装,母亲耳垂上的珍珠永远闪着温润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