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进入了松潘草地,找不到粮食,贺龙看着草地里的河沟和池塘

品古观今吖 2025-05-23 11:06:49

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进入了松潘草地,找不到粮食,贺龙看着草地里的河沟和池塘,提出让战士们钓鱼吃,大家都震惊了,有一位战士举手提问:我们没有鱼竿……

那年的松潘草地,泥浆裹着冰碴子往人裤腿里钻。红二方面军的战士们饿得前胸贴后背,啃光了最后半把干粮,连皮带都煮成了汤。

就在大伙儿拄着木棍挪步时,总指挥贺龙突然蹲在泥水里,盯着水面冒出的泡泡直乐——这鬼地方居然有鱼!

"贺老总,这荒草甸子哪来的鱼竿?"小战士扒着泥坑探出脑袋。只见贺龙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抖开竟是麻线缠的线圈、铁片磨的鱼钩,连浮漂都是竹筒改的。

原来这位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将军,早就在湘西老家练就了摸鱼绝活。

那年头红军过草地,饿殍遍野不稀奇。但贺龙发现个怪事:水塘里老冒泡,牧民却说有碗口大的鳇鱼。

他蹲在泥水里观察三天三夜,硬是摸清了鱼群活动规律。有次侦察兵饿晕在河边,他抄起树枝就戳,竟捞起条半人长的冷水鱼。

"同志们!咱们钓鱼吃!"贺龙这话炸得人群炸锅。有人嘀咕要饭的才钓鱼,他当场表演绝活:马尾毛搓成线,别针弯成钩,三分钟扎出简易渔具。

战士们围着篝火学手艺,拆衣服的拆衣服,磨铁片的磨铁片,连炊事班的烧火棍都改成了钓竿。

头天傍晚就传回捷报,铁匠连夜打的三十个鱼钩全派上用场,河沟里大鱼疯咬钩。炊事班架起三口大铁锅,鱼汤熬得白雾缭绕。

贺龙蹲在灶台边,把最后半块青稞饼掰碎喂马,自己捧着豁口碗喝汤。警卫员瞅见首长饿得肚子咕噜响,偷偷往他碗里添鱼汤,却被瞪了一眼:"鱼腥味能顶半饱!"

这事传开可不得了,第二天全军总动员,河滩上甩竿声此起彼伏。有战士用绑腿布当渔网,逮住条十斤重的胖头鱼。

炊事班长发明"火烤鱼串",香得伤员们拄着拐来蹭饭,最绝的是贺龙发明的"泥潭钓法",把鱼饵扔进泥坑,等大鱼闻着味钻出来。

当年在湘西打游击时,贺龙就靠摸鱼给部队换粮。有回被敌人围困,他带着十几个战士摸黑下河,硬是捞了三十多斤鱼。

战士们说:"跟着贺老总,饿不死!"这话在草地上又应验了。关向应副政委感慨:"古今中外哪个将军带兵钓鱼?只有共产党的部队干得出这新鲜事!"

说来也怪,那些天草地里的鱼格外肥美,当地藏民传说,是红军的正气惊动了龙王。贺龙却知道,是战士们把最后的热汤喂了伤员,把最后半条鱼让给了战友。

建国后贺龙到重庆綦江视察,非要下河钓鱼。渔民认出他,吓得要把整船鱼倒回江里。贺龙乐呵呵买了条鱼:"这叫军民鱼水情!"这话跟三十年前草地上说的一个调调。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