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下狠手!不到24小时,加州揭竿而起,距离“独立”又近一步 如果说拜登时代的美国像一艘方向模糊的大船,那特朗普回归之后,干脆就不装了——直接拿铁锤敲舵盘,谁不顺眼砸谁,先砸自己也无所谓。 但这次,砸到的不是别人,是哈佛、苹果、加州州政府,外加全美6800多名外国留学生。而我们中国,正好就在这个风暴的中心点上。 你以为特朗普要的是“制裁”?不。他要的是“控制权”,谁说“不”,谁就立刻被标红处理。 哈佛这次就是撞枪口撞得最猛的。 他没走惯例、不讲铺垫,直接动用签证手段——下令:哈佛大学必须在期限内遣散全部外国留学生,否则就取消其招生资格、吊销学生签证。 这事看着像是“针对外国人”,但其实更像是“杀鸡给猴看”——鸡,是外国留学生,猴,是全美高校。 也许你觉得,美国大学不是最讲“自由”?哈佛不是全世界都认的学术象征?对,正因为它太象征、太自由,所以更必须服从。 特朗普要的不是政策细节,是一种“下令全服”的姿态。他很明白,美国的大学早就是民主党的“舆论高地”,而哈佛,更是总统嘴里的“反对派老巢”。 你以为他真在乎那几千个留学生?其实他在乎的是:谁敢公开不听话? 而哈佛就真不听话了。 直接站出来表态,起诉联邦政府、拒绝执行命令,还顺带公开了来自白宫的施压信件。信中要求学校“提供所有与外国对手合作的通信记录”,点名“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的调查线索——言下之意:中国留学生,是特朗普新一轮“政治猎巫”的靶子。 你说他是借题发挥?不,是早有铺垫。 要知道,哈佛在美国大学圈子里的地位,不是一般的“好学校”能形容的。它是国家建制的一部分,是精英再生产的引擎,是美国全球形象包装的门面。 它“太大了,不该倒”。所以特朗普挑它出手,是懂得分量的。 但更没想到的,是加州这回也真敢反手掀桌。 不到24小时内,加州联邦法官直接发布“全国禁令”——暂时冻结特朗普的留学生签证新规,不准执行。 这个操作,要是在别国,是“地方政权公开反中央政令”;在美国,就是联邦结构里的“合法阳奉阴违”。 你会问,加州到底哪来的底气? 那我问你一句:如果GDP单拎出来能排全球第四,仅次于中国、美国、德国,这个“州”还需要听谁的吗? 不是这帮人真要独立,而是他们看得清楚——特朗普治国,不分内外,谁挡道,谁先挨刀。 这才有了之后更密集的碰撞:特朗普要终止加州禁售燃油车法案,加州直接起诉,说这投票非法。 你说他是总统,他说了算?错,美国法律就摆那儿——除外交、国防之外,州权极大,尤其是加州这种握有科技、金融、港口、产业、舆论多张王牌的大州,特朗普还真治不了它。 这时候你就得问一个问题了:为什么特朗普打压哈佛、狠掐苹果、甚至对加州下手,都不太管外国,先从自己人下手? 因为他要的不是把人推出去,是把所有人拉回来。他对哈佛下手,是告诉大学界:别再讲你们那套“全球主义”了,现在轮到国家主义上桌了。 对苹果下手,是告诉科技界:生产线给我搬回来,利润别老藏在爱尔兰,听不听话,看关税给不给你加到25%。 对欧盟开炮,是告诉西方盟友:现在是我特朗普在当家,谁不配合,就先挨一下试试。 听明白了没?这是个“让美国闭环”的逻辑,牺牲一切外部空间,只求内部听话统一。 只不过,他走得太快了,内部开始反弹。 而最让他破防的,不是民主党、不是CNN,是那个总是自己搞经济、又老和中国打得火热的加州。 特朗普现在连盟友都打,连自家企业都压,还真不在乎多树几个敌人。他心里很清楚,想连任、想控制、想改造美国,就得拿“铁腕”压住系统。 但问题是,这套“压下去再重构”的方式,吃的是时间和空间。但他上任才百天,就已经连发多枪,搞得美元颤、股市跌、苹果狂泄,连哈佛都下场上诉,他就不怕系统性反噬吗? 我们中国人看着这些事,表面是特朗普搞得热闹,实则得掂量出两个问题: 第一,留学生被政治化,代表中美教育合作的“避风港”正在关闭。 哈佛是风向标,它都保不住,那别的高校根本连嘴都不敢张。这不只是签证问题,是整个美国高教系统的“姿态变化”——从全球欢迎,转向内部自保。 这对我们来说,是个信号。 第二,美国的联邦制度正在经历一次制度极限测试。 加州这种“准半独立状态”不是玩笑话,是制度缝隙带来的现实结果。我们一直认为美国“中央集权”,其实错了——美国中央,能调兵遣将,但很多领域拿州没辙。 这就意味着,未来特朗普不光要对外打仗,对内也会有一场“制度性博弈”。 而最尴尬的是,这场博弈的第一轮,就把“哈佛、苹果、加州”这几个美国建制心脏给打穿了。 你问这是不是特朗普疯了? 不。他清醒着呢。他知道现在全球没哪个国家敢真惹美国,就连欧盟都得小心说话。所以他更敢对内动刀。
特朗普对哈佛的一纸禁令,将促成第二波,顶尖科研人员的归国潮。当地时间5月22日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