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主流社会不接受女性骂街?
我的朋友大玲子最近非常沮丧,因为她的偶像赵丽颖出了点状况。虽然没有闹得特别大,但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上了央视的新闻。起因是赵丽颖在她的社交媒体上用了粗俗的语言,这让许多人感到意外。她不仅骂了人,还把粗话文字化地展示在屏幕上,并主动分享。
这下可不得了,网上的评论区一下子就炸锅了,大家纷纷表示这样做不符合她的人设和素质。赵丽颖的粉丝,不管是死忠粉还是路人粉,都对她这波举动感到失望。有人认为她是一时冲动,但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像赵丽颖这样的艺人,通常都有专业团队负责管理她的所有发布内容,以避免出现这种问题。
毕竟赵丽颖背后牵扯到不少金主和大项目,比如她代言的奢侈品牌手表,这些都需要她保持一贯的优雅形象。作为一个曾经努力打拼上来的女星,她的成功也不容易。她是从一个普通的中专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这一次,可能是团队想让她显得更为接地气,但结果反而适得其反。粗口只会让观众觉得她素质有问题,这和性格没什么关系。
粉丝们无法接受赵丽颖这样的行为。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女性使用粗俗语言往往被视为缺乏教养。例如,我弟弟有时候会骂人,但更多是作为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即便是在商业圈里,大家偶尔也会用些许粗口来缓和气氛,但对于女性来说,这似乎更加不被包容。这样看来,粗口和性别有了不同的接受度。
自古以来,女性被要求遵循更高的道德标准,比如说,男士光膀子是常见的,而女士则不行。在我们老家的村子里,过去也有一些年长女性对这些传统没那么在意,但现在几乎见不到了。优雅往往被当作是女性的标配,我曾经很羡慕那些出身书香门第的人家。
我家里的弟媳就是这样的例子,书香门第出身的她,连洗个脚都要讲究礼仪。这种从小培养出来的优雅,让她与众不同。记得小时候,我姑姥姥总是教育我,不可以用牙嗑瓜子,而是用手掰开,这种繁文缛节真的让我对吃瓜子都失去了兴趣。虽然有些习俗显得苛刻,但社会对女性的基本礼仪要求还是相对严苛,比如不能打架和爆粗口。
我自己在工作中也因为一些不合时宜的习惯受过影响。比如抽烟这件事,让我在某些男同事心中留下了不良印象。后来我们的一位同事曾表示惊讶,因为他没想到会有女性在办公室吸烟,这在他的生活经验中是不存在的。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让女性在某些男性主导的场合中难以被接纳。
普遍来看,很多男性在社交中对低素质女性有天生的排斥。这不仅让女性失去了一些良机,也减少了获得贵人相助的可能性。男性对女性粗鄙的反感,可能与一种遗传上的恐惧有关,那就是亲子关系的不确定。所以,在他们心里,和这类女性切割是明智之举。
写下这些,是希望年轻女孩们在面对社会期待的时候有所警觉。即使想特立独行,也要看自身是否有足够的资本来承担这份代价。愿赵丽颖能从这次事件中迅速恢复过来,她那双圆圆的大眼睛我还是挺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