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导的“国际调解院”不带印度玩,这是我们故意为之,就是没想让阿三想上桌!5月30号,有60多个国家组成的国际调解院,在香港正式宣布挂牌成立!这个组织是中国主导成立,而参与者也是看中中国的公正!
咱们中国牵头搞的这个国际调解院,5月30号在香港正式挂牌,一下子拉来60多个国家捧场,这阵仗可不小。但眼尖的人发现,印度这次没上桌,这可不是巧合,背后有实实在在的考量。
首先得弄明白国际调解院是干啥的。现在的联合国、国际刑事法院这些机构,说白了都被西方牵着鼻子走。就拿WTO来说,美国一不高兴就把上诉机构给搅黄了,发展中国家想讨个公道比登天还难。
国际调解院就是要打破这种垄断,给大家提供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协商平台,专门用调解的办法解决争端,不用像打官司那样耗个几年,还得花天价律师费。
为啥不带印度玩?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坎儿。第一,印度在多边场合的表现实在让人头疼。就说金砖扩员这事儿吧,中国提出加快吸收新成员,南非、巴西都点头了,印度却非要搞什么“中期审议机制”,把简单的事儿复杂化,生生把流程拖成了马拉松。
还有RCEP谈判,印度一会儿说条款太宽泛,一会儿又担心市场开放过度,最后干脆退出,把其他国家的努力全搅和了。这种“程序优先于问题解决”的做派,放到国际调解院这种讲究效率的平台里,那不是添乱嘛。
印度在国际调解中的中立性实在让人怀疑。2022年意大利两名军人在印度海域枪杀渔民,联合国开发署都介入调解了,框架协议也签了,结果印度最高法院楞是拖了三年才核准,把意方急得直跳脚。
还有孟印水资源争端,两国好不容易谈妥了协议,印度国内又因为“流量优先权”的细节吵个没完,最后还得靠世界银行出面当和事佬。
这种“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态度,要是进了国际调解院,那还不得把调解变成“扯皮大会”?
印度的外交策略太摇摆。一边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里跟发展中国家称兄道弟,一边又在Quad(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里跟美国勾勾搭搭,搞所谓的“大国对冲”。
这种脚踏两只船的做法,让很多国家对它的立场存疑。国际调解院要的是能踏踏实实坐下来解决问题的成员,而不是动不动就把地缘政治那一套搬出来的搅局者。
印度的国内机制和国际调解院的规则不兼容。国际调解院强调“非强制执行”和“协商一致”,而印度的调解体系却存在“集中权力但分散执行”的问题,常常出现调解内容和执行动作脱节的情况。
比如2023年赞比亚港口案,中国企业辛辛苦苦干了活,当地政府却冻结资金,结果打了两年官司,律师费就花了800万美元,项目总额才1700万。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模式,跟国际调解院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最关键的是,国际调解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平台,讲究的是“共商共建共享”,而不是让某些国家来刷存在感。
印度这些年在国际事务中,要么在关键问题上弃权(比如俄乌冲突投票),要么在多边机制里搞“例外主义”,总想给自己争特权。这种做派,跟国际调解院“平等协商、以和为贵”的宗旨根本合不来。
说白了,国际调解院不是外交秀场,而是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地方。它需要的是能坐下来好好说话、愿意妥协的伙伴,而不是把谈判当博弈、把规则当儿戏的玩家。
印度要是真想上桌,得先把自己的“毛病”改一改,拿出点诚意来,别再想着一边占着发展中国家的位子,一边跟西方眉来眼去。否则,就算硬挤进来,也只会让这锅粥越搅越糊。
梦回唐朝
为什么不直接把阿三踢出上合组织
大圣齐天 回复 05-25 23:26
进来难。出去更难
浪子
坚决拒绝阿三哥加入以中国主导的任何组织机构,因为他永远与中国唱反调的搅屎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