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中国已“正式”邀请印度,加入我们的国际月球研究基地!消息一出,印度网友大秀优越感:印度才不同意,毕竟我们技术更先进,中国窃取成果怎么办?事实上,印度的航天技术,连月球车都控制不好,能帮上什么忙? 首先,得给大家纠正一个武器,印度的航天技术,可不是一直都“拉胯”。是,2019年“月船2号”着陆失败,连月球车休眠后都唤醒不了,这的确是个坎儿。但人家在2023年“月船3号”上可争气了一把。 这探测器重达3900公斤,花了7500万美元,搭乘印度运载火箭Mark-3就上天了。8月23号,人家稳稳当当在月球南极附近软着陆,成了第四个登陆月球的国家,还是首个在月球南极受控软着陆的,这技术确实有两把刷子。 最关键的是,人家不仅在月球大气层中检测到硫元素,还分析了月壤成分,支持了月球岩浆洋假说,主要任务都完成了。换句话说,咱不能一棒子打死不是?也得看看人家的进步吧! 那为啥中国为啥非要拉着印度一起玩呢?这就得从国际合作的大趋势说起了。 现在航天领域讲究的是“抱团取暖”,单打独斗可不行。您看嫦娥六号,就带着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等12个国家的设备一起玩,欧空局的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的氡气探测仪都搭了顺风车。 这国际月球研究基地也是一样,中国已经和17个国家、40多个国际机构签了合作协议,连塞内加尔、阿联酋这些国家都加入了。邀请印度,说白了就是想多一个合作伙伴,毕竟人多力量大嘛。 有人可能会说,印度航天技术跟中国比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邀请他们能有啥用?这话有道理,但也不全对。因为,印度航天有个最大的优势——便宜。 就说“月船3号”,7500万美元就搞定了登月,这成本连嫦娥六号的零头都不到。他们的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更绝,7400万美元就入了火星轨道,比美国同期的探测器便宜了近90%。这种低成本的玩法,说不定能给国际月球研究基地带来新的思路。 而且,印度在深空探测方面也有经验,比如“月船2号”的轨道器还在绕月运行,给“月船3号”当通信中继,这种“废物利用”的本事也值得学习。 有意思的是,在咱们提出“中国欢迎任何国家交流技术”后,印度网友居然开始显摆他们的优越感了,腆着个大脸说什么“印度技术更先进”、“中国想窃取成果”,甚至放话“印度才不同意”。 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这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呢!印度探月技术先进?可中国的嫦娥五号早就从月球带回了1731克月壤,还精确测定了月球年龄是20.3亿年,这可是全球独一份的成果。嫦娥四号更是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那技术难度比正面高多了。反观印度,连月球车休眠后都唤醒不了,这技术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再说了,中国航天的预算是印度的几十倍,嫦娥六号光研发就花了几十亿人民币,这钱可不是白花的,换来的是全球领先的技术。印度网友可能觉得自己是航天界的“咖喱之王”,但实际上咱们这边都已经开航天自助餐了。 说到底,中国邀请印度加入国际月球研究基地,既是为了推动国际合作,也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现在美国主导的阿尔忒弥斯协定拉了10个国家,中国得搞自己的圈子,不然在月球上可就没话语权了。而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和航天潜力国家,合作好了能一起开发月球资源,比如水冰,这对未来的载人任务可太重要了。就算印度网友再怎么秀优越感,也改变不了中国航天领先的事实。 咱就等着看,印度到底是会“真香”加入,还是继续在旁边酸溜溜地看着吧。
其实我们中国人不知道的是:印度除了极少数高知人士,其他包括印度高层精英,下至普通
【1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