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一小媳妇偷偷解下束胸带。
那一年,新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冲击着古老的中国。 裹小脚的陋习刚被摒弃,妇女们却又被束缚于胸前的窄布条。年仅十五岁的卫家媳妇清芬,发育正盛的胸脯被母亲用花布紧紧裹住,勒得透不过气。 母亲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显得像个规矩的姑娘。 政府推行的“天乳运动”正试图打破这一传统。 清芬趁家人不在,偷偷解开了束缚,穿着单衣在院中晾晒衣物。
不料,公公回家撞见了这一幕,勃然大怒,严厉斥责儿子:“她懂不懂规矩?” 这并非偶然事件,早在几年前,一些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就已开始呼吁女性身体解放。胡适先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比喻束胸如同用绳索捆绑树苗,最终会扼杀其生长。1927年妇女节的游行更是将这场运动推向高潮,就连八大胡同的女子也加入其中,高喊着妇女解放的口号。 金雅玉,一位风尘女子,甚至穿着短裤走上街头,令巡警们目瞪口呆。
政府最终颁布了禁令,违者将面临巨额罚款。清芬因违反禁令被罚款,公公虽心疼钱财,却也无可奈何。 妇女协会的成员挨家挨户检查,清芬再次被罚款。 这次,公公终于妥协。 虽然胸部解放了,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传统的肚兜无法承托,日常生活诸多不便。 这时,上海滩的电影明星们穿着西洋式小背心,改良旗袍的出现,为女性服饰带来了新风尚。
这种新型内衣起初被称作“假奶奶”,不被人们接受。但电影明星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视,改良款逐渐流行起来,布庄老板们也抓住商机,推出了各种款式,并取名为“文胸”。如今,琳琅满目的内衣店随处可见。这一切,都得益于那些勇敢的先驱者们。南京博物院展出的旧罚款单,无声地诉说着她们的付出。抖音上,有人模仿束胸的视频,也引发了年轻一代的共鸣。
卫清芬活到九十二岁高龄,临终前仍念叨着那件绣着牡丹的文胸。如今,她的故居已成为妇女解放纪念馆,院中那棵枣树上,至今仍留有她当年挠下的指甲印,默默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