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这辈子最大的错,就是把项羽逼上了绝路。亥下之战,他带着三十万大军将项羽围得水泄不通,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硬是把西楚霸王逼得在乌江边抹了脖子。可他没想明白,项羽一死,刘邦眼里最碍事的就成了他韩信。
项羽是谁?楚国贵族之后,巨鹿之战破釜沉舟,领着八千子弟兵打遍天下无敌手。当年韩信在他帐下当个执戟郎中,虽说不得志,至少性命无忧。这人讲究体面,做事有底线。刘邦呢?沛县混混出身,吃霸王餐的主儿,逃命时连亲生儿女都能往车下推。在他眼里,有用就是宝贝,没用就是祸害。韩信帮他打下江山,反倒成了最大的威胁。
有人说韩信不懂"养寇自重"的道理。可项羽是什么人物?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有他在,刘邦睡觉都得睁只眼。后来司马懿多精明,留着诸葛亮不就是为了保住兵权?韩信要是当年网开一面,放项羽回江东,刘邦还得指着他对付楚军,哪会急着对功臣下手?
最讽刺的是韩信的选择。他自己也是没落贵族,当年在淮阴街头佩剑游荡,受胯下之辱都没丢了骨气。这样的人本该和项羽惺惺相惜,偏偏投了刘邦这个市井无赖。刘邦骨子里瞧不上贵族做派,萧何能善终,是因为甘当管家。韩信那股傲气,怎能不招祸?
历史这面镜子照的不只是成败。跟对主子太重要了——讲究底线的主子,败了也能留条活路;遇上不择手段的,赢了反而死得更快。韩信要是没对项羽赶尽杀绝,学司马懿留着对手,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天道酬勤
韩信在先,司马懿在后韩信哪能学到司马懿的养寇筹码的道理,学习张良明哲保身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