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牢不可破,俄回应马克龙挑拨言论,把中方的意思也说了

范鹏说历史 2023-05-16 12:25:08

马克龙近日妄称俄成为中国附庸,理由是,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的败仗让其失去了对波罗的海的掌控,因而,俄罗斯只能对中国变得愈加依赖。与此同时,西方媒体也在炒作俄方近期为中国开放东北出海口,试图将其当成马克龙挑拨言论的一种佐证。不过,俄方并没有上当。不仅如此,俄方的回应更是把中方的意思也说了。马克龙此举,注定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据媒体报道,马克龙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因遭遇地缘政治失败,俄开始沦为中国附庸。

理性分析,在某种程度上,马克龙这番表态的前半句,确实并非完全胡说八道。毕竟,从地缘政治去看,随着芬兰和瑞典相继申请加入北约,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战略空间的确被进一步压缩。但要说俄罗斯几乎已经吃下败仗,倒也有些夸大其词了。不管怎么说,只要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还在,北约面对这样一把插进欧洲腹地的尖刀就会一直如鲠在喉。而且,即便北约意图破罐子破摔直接染指这把尖刀,俄罗斯手上的核武器也不是吃素的。立陶宛去年曾扬言封锁加里宁格勒,结果显而易见,俄方将核导弹一部署,欧洲立马认怂。

不过,马克龙的后半句那就是纯属无稽之谈了。

一方面,中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双向选择,压根不存在谁依赖谁的说法。而且,这些互利共赢的合作,本身还是欧洲国家拱手让给中国的。试想一下,若不是欧洲盲目跟着美国不断对俄加大制裁,他们哪里还需要花费高价从不远万里的美国和加拿大等地购买石油和天然气。从这个角度去看,马克龙之所以发表这番言论,不排除就是带着一种羡慕嫉妒恨的心理。

另一方面,俄罗斯是一个主权国家,因此,俄罗斯基于战略自主更换合作伙伴,并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按照马克龙的逻辑,俄罗斯与中国加强多领域合作就是沦为中国附庸,那法德等国干嘛还要寻求与中国加强合作。一边吃着中国饭,一边又要砸中国碗,马克龙访华带回去的订单,难道不想要了?

事实上,长久以来,西方国家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破坏中俄关系。理由无它,西方想要确保领导地位,那就接受不了中俄两个大国走到一起。但问题是,关于中俄关系,中方提出的三不“原则”已经指出了不结盟、不针对和不受制于第三方。并且,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也曾指出,若欧盟也能基于这些原则与中国发展关系,中欧同样能够做到“无上限”。

也就是说,欧盟自己办不到也就算了,竟然还反过来向中俄关系泼脏水。毋庸置疑,马克龙这番言论不仅破坏不了中俄关系,还会给中法乃至是中欧关系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对此,,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回应称,俄中关系符合彼此共同利益,不存在谁依赖谁。此外,他强调中俄基于相似的世界观看待国际事务,那就是反对倚强凌弱和反对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别国。很显然,这番回应就是对中国“三不”原则的最好响应。

另外,俄副外长格鲁什科则是直接戳穿了马克龙的企图。他指出,类似的说法其实就是西方政客在老朋友间挑拨离间的惯用手段。为此,格鲁什科明确表示,在当前国际关系多边体系中,存在许多包括中俄在内这样独立自主的中心,而这样的体系让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关系感到不安,因为这预示着西方此前主导世界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但格鲁什科认为,中俄之间已经建立了牢固、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关系,而这样的关系,绝不会因为西方的挑拨就发生变化。不得不说,俄方的回应简直是一针见血,把中方的意思也说了。

中方曾有言在先,我们始终致力于基于不针对、不依附和不受制于第三方的原则与欧洲国家发展关系。马克龙这个时候挑拨中俄关系,明显就是还固守着冷战思维,依旧将中俄视为西方的威胁。而这样的心态,不仅与马克龙访华回国后宣扬的“独立自主说”违背,还直接冲击着中法和中欧之间的互信。所以,奉劝马克龙尽快迷途知返,否则,他此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白费!

0 阅读:30
评论列表

范鹏说历史

简介:冷眼旁观,不问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