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故事”版块文章《抱愧万密斋》

岳珥 2023-12-27 19:42:25

《抱愧万密斋》

本报记者 陈振凯

大年初四下午,湖北省罗田县大河岸镇街头,一个说普通话的外地人,向当地人打听,“万密斋的墓在哪”。

那个外地人就是我。当地人大都说不清位置,只有桥头一个卖甘蔗的矍铄老人,一个刚拎桶上完厕所的蹒跚老者,自信笃定:沿河往下去,有个大牌子,牌子倒掉了,有个水泥路,再过去,就到了。方言我听不太懂,请妻弟同行翻译。

今年春节,罗田过年期间,我特别想去看看万密斋的墓在哪。对他有种抱愧感,因为此前竟对如此重要的角色几乎一无所知。万密斋是谁?很多人不知道他。而4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万密斋与李时珍齐名,是极负盛名的名医。他擅长儿科、妇科、痘诊科、养生保健,享年80多岁,后世清康熙皇帝封他为“医圣”。他提出的“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养生理论,与数百年后世卫组织提倡的“心理平衡、营养均衡、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异曲同工,且内涵更丰富。

李万二人,均生于行医世家,又都是黄冈人,一个蕲春,一个罗田,出生地相距1个半小时车程。万比李早生20年左右。论学术成就,李有《本草纲目》,重在研究药;万有《万密斋医学全书》,重在研究医,对临床医学具有较高参考价值。药,中药,尤其草药,为人喜闻乐见,与万众相关。而医术,对芸芸众生来说,稍显深奥,传播面窄。李当年进过京城,当过皇家太医院判,开过另一番眼界,也曾游历多省拜村野为师。万的活动范围稍小。这些细微差别,日渐化成传播力、影响力鸿沟。

李1593年仙逝,万1588年驾鹤。400多年后,李时珍依旧名动中华,他的老家有占地80亩的李时珍陵园,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位于雨湖之滨,蕲州城东南面李时珍大道。而万密斋墓在哪?百度百科说,在石井头村。而连他的老乡,大河岸镇人,大都说不清到底在哪。有的,还把我指向当地另一名人王葆心的墓地。

问了整整10人,终于在一个拴牛的平地背后,沿着窄小山路过去,见到了不到10平方米的万密斋墓地,墓地下方是个盆地,住了几户人家。在万密斋墓前,我的抱愧感更为强烈。一个是80亩的陵园,一个是不到10平方米的墓地。这也是李时珍、万密斋当下知名度的写照。

在罗田,万密斋无处不在,万密斋中医院、万密斋社区、万密斋大道、万密斋中学,不时能见。走出罗田,多少人还知道他?近年,现代黄梅戏《万密斋传奇》问世,《神奇万密斋的故事》出版。这些,还不够。缺的,大概还是一部有影响力的电视剧。就像当年《乔家大院》,让晋商走红一样。在“养生热”“健身热”“文化自信”的时代,“中华养生第一人”万密斋,似乎该出头了。

0 阅读:3

岳珥

简介:全力以赴万密斋,不发脾气只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