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终极猜想:究竟是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

田野有麦穗 2024-05-12 07:08:21

我国第三艘国产航母福建舰已经成功完成了海试,在国内让民情沸腾,军迷们的幸福感爆棚;在国外引发醋意一片,各种想诋毁的人又不知从何下嘴,一堆新技术他们还暂时没有的尴尬溢于言表。

尽管福建舰让大家看了个清清楚楚,官方还有4k高清大片无死角供品鉴,围绕福建舰的一个最大谜团至今仍让不少军迷们争的面红耳赤。那就是福建舰究竟是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

首先福建舰那巨大的烟筒与散热设施已经表明了其主动力仍然是常规动力系统。但是在福建舰全力加速时并没有出现传统动力系统满负荷运作下大剂量重油燃烧而出现黑烟滚滚的场面,这就让许多人有些看不懂了。

另外,福建舰作为电磁弹射型航母,一旦进入作战状态,特别是面对高强度的战争场面时,会进入满负荷运作状态。这种满负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范围高速机动,奔赴或者脱离战区;二是全舰舰载机起降进入满负荷运转状态;三是航母的所有雷达,电子战系统全部开机高强度长时间执勤戒备;这三个场景在激烈战争中是会同时存在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福建舰的常规动力系统在战时能支撑得起这么高强度的能源消耗么?这就好比问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系统加那个标配的液态电池能支撑得起福建舰智能化座舱与大量耗电的屏幕以及智能系统的长时间运行么?

如果以这个结构来看,肯定是矛盾的。传统的动力系统以及标配的发电储能系统要支撑如此大规模的并发能耗,还要在战时保持长时间的稳定运营显然难以做到。

既然主动力系统是常规动力,战时又要支撑这么大规模的并发能耗长时间稳定运营,内部必有外人所不知的乾坤。

按照我们一系列的技术进步来看,福建舰有很大概率是常核混动舰。为什么这么说呢?

美国上一代传统动力航母之所以能支撑舰载机的高频起降作战需求,因为他们共用了一种动能,那就是高温蒸汽。传统动力航母的推进系统是通过重油将水加热成高温蒸汽后驱动航母运行,将一部分蒸汽分配给甲板蒸汽弹射器技术上并不复杂,对航母动能的消耗也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电磁弹射航母就不一样了,消耗的是电能,与航母传统动力系统是两套并行的能源系统。如果将发电机安置在航母的传统动力系统之上同步驱动,存在着增加传统动力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不可调节,以及储能系统的高频充放电,影响使用寿命等问题。

如果单独设置一台大型的独立发电机,不仅会挤占航母极其宝贵的空间,还会增加航母的燃油消耗,限制了航母的出勤时间,增加了后勤保障的压力。

为应对电磁弹射需求的灵活性和战时的高并发需求,福建舰极有可能为耗电量大的电磁弹射系统和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配备了专门的“核能小堆”。

使用核能小堆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体积更小可脱离传统动力系统独立部署。一次性部署后不再消耗传统燃油,不占用航母燃气轮机和舰载机的燃油配额。

在电磁弹射子系统的运作上,核能小堆也能做到更灵活的调配支持。当航母处于低级战备时,核能装置同步下调运营强度,让整个系统处于“低耗损状态”,战备等级提升时,再随同提升运营等级直至满负荷运转。

因为电磁弹射系统是依赖储能系统运作的。大家对储能系统都有基本的认知,就像手机电池一样,充放电的次数决定着电池的寿命和效能。核能小堆在发电运行上的灵活性,能有效减少非战备时期对整个储能系统的损耗。

我们最新服役的3000吨排水量的041级潜艇已经用上了核能小堆,变身为常规核潜艇。在8万吨级的福建舰上,使用2-3个核能小堆来为电磁弹射,有源相控阵雷达等提供电力能源支持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所以,福建舰大概率是一艘全球首创的常核动力共用的大型航母。如果此事为真,不知多少国家的海军又要抓紧“抄作业”了!

0 阅读:10

田野有麦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