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香港服务业态度差,背后的原因可不简单

田野有麦穗 2024-05-18 09:57:46

一个地方的服务业能遭到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同时吐槽,也算是一个奇葩,而香港的服务业就是那朵“奇葩之花”。

在国安法和23条成功立法后,那些公然煽动歧视内地游客的反中乱港政棍们已经销声匿迹,但是内地游客在香港购物体验的感受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特别是街边餐饮体验成了吐槽的重灾区,不仅内地游客感受很差,就是香港本地居民的风评也不佳,以至于多部港片都有专门调侃香港茶餐厅服务员的无厘头态度。

疫情过后,当两地正式开启通关时,港人北上的浪潮犹如洪水般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成为了众多香港基层民众节假日休闲的好去处,不仅挤爆了深圳的各大商场和餐饮店,丰富的品种和实惠的价格让反向代购成为了香港普通居民的新潮流。

香港的服务业一边抱怨港人都去外地消费,生意一落千丈,不少店铺进入关店潮;一边又不怎么思进取,总想着找政府要点政策,要补贴,怨大环境差,缺乏向内看的视角,没有半点要自我改变和革新的意识,这种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就要从香港这个城市的历史和特殊性说起了。香港虽然有1092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但是城市化的面积仅为24.3%,也就是说700多万香港人挤在约26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整个城市既拥挤,也寸土寸金。

香港除了房价贵,临街的门店租金放眼整个亚洲也同样是天价。这就造成了香港面向大众消费的各种商业生态,普遍店面面积有限,几十年的小作坊,老字号特别多。

这些门店要想提升单日的营业额、利润率,坪效比就必须要提升翻台率,所以香港的很多餐厅吃饭是限时的,到了点服务员就会来主动“送客”了。为了留住更多客人,尽量不空位,香港的服务员还会非常麻利的“拼座”,甭管你们认识不认识,把座位坐满是第一原则。

内地的很多游客经常吐槽,香港餐厅的服务员态度不好,点个菜像求他们似得,不仅没有耐心给你介绍菜品,稍微慢一点或者多问几句就要遭受白眼。

内地的游客们原以为这种态度是专门针对内地人的歧视,后来才知道基层的港人也是一样的待遇,这背后又是什么原因呢?

香港的街边餐饮店、茶餐厅,除了“大家乐”等少数几家连锁品牌外,大多数是私人的小微店面。除了上述的追求翻台率,定时“送客”等经营要求外,在这些私人餐厅打工的香港人普遍薪水不高,忠诚度非常差,流动性很大。

大家在这里只是打份低薪工,没有什么任劳任怨,职业精神,服务态度一说。而且拥有香港身份的员工很多薪水要求日结,今天打的不开心明天可能就不来了。这也是香港基层服务业的水平一直难以改善的原因。

一方面是过高的人口准入门槛,让香港在基层服务业方面没有人口红利,劳工还十分缺乏,正在大力引进外劳。另一方面,香港完善以及严格的各种劳工保护政策和管制措施也限制了劳动力调配的灵活性。

多重因素的纠合造成了香港基层服务业如今这样口碑不佳的局面。当然,香港被殖民百余年时间,受到港英政府的操纵,甚至是台湾势力在香港大规模潜伏,制造与内地意识形态长期对立留下的间隙也需要时间来平复。

不过,香港服务业的所有这些弊病在中高端市场是完全不存在的,甚至放在全球还十分有竞争力。高端餐厅、高档会所、私人俱乐部、游艇会、高尔夫俱乐部、赛马会等不仅面积大,环境优雅,而且服务非常专业。

不为别的,服务富人阶层利润高,可持续,服务人员不仅工资高也时常有小费可拿。在充足利润的支撑下,这些机构的员工多为长期合同工,在企业文化和工作标准上都有细致的要求。

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向钱看”的特性。

随着深港双城融合的加速,大量收入并不高的基层港人通过来深圳消费,休息获得了“喘息”的空间,更低的价格享受着更高品质的服务,还有丰富的选择,感受着有尊严的生活。

而香港的基层商业生态也将逐步面临内地商业生态融入后的“整顿”。在平台经济方面,美团外卖进入香港一周年已经成为香港最大的外卖平台。越来越多的内地连锁餐饮企业也开始大举入驻香港。

他们带来的除了更丰富的选择,更实惠的价格外,最大的亮点就是标准优质的服务,可谓是对香港基层服务业生态的系统性“整顿”。

香港作为国际化都市,除了以往大量西化的文化与服务外,随着内地经济的崛起,科技的高速发展,内地的文化生态和服务业生态在香港广泛的参与市场竞争,并为香港的多元化提供新动力,这才应该是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化都市新特色。

0 阅读:239

田野有麦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