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初打响女明星考研上岸第一枪,谁说40+的女星只会躺平?

碧玉评娱乐 2024-04-24 05:20:23

真是没想到啊!打响女明星考研上岸第一枪的竟然是张静初,不仅惊呆了小狐,更是惊呆了一众网友和圈内其他同行。

谁说40+的女星只会躺平?

这不,之前就因“素食主义”饱受争议的张静初给内娱这些不惑之年的女明星们好好地上了一课。

要说年龄歧视啊,在哪行哪业都或多或少存在着。

特别是娱乐圈,这个名利场中,年龄对于那些当红的男明星、女明星可谓是一大杀器。

尤其是这个年纪的女星们,要么就去“乘风破浪”,要么就在家庭剧中演演婆婆妈妈,打打酱油。

但是张静初不同,她不仅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考研上岸,还开始分享起了自己的“留子”生活。

不仅是因为她倡导的素食主义,还有她早年被导演太太们集体封杀那些事。

当我们看到她在直播间抓耳挠腮、通宵达旦地写作业时,我们不禁要重新审视这位曾经充满争议的女演员。

一个女明星,不拍戏,却天天一声不吭地直播写作业,这确实让人疑惑。

很多网友好奇难道她是在尝试树立“学霸人设”,以便再次在娱乐圈翻红?

在小狐看来,其实不然。

她可是张静初,一个在影坛早就成名已久的知名女演员。

如果她真的想要博取关注,又怎么会选择这种容易“翻车”的方式呢?

去年3月,张静初被美国电影学院导演系(简称AFI)录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美国电影留学生。

当时这个消息一出来后,就直接引爆了热搜。

读研后,张静初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她写作业、上学、参加讲座、拍摄作业、运动等视频。

就这样开始了她的互联网留学生涯。

其实可以看得出来,张静初和一般的电影女演员不一样,她是真的对电影这门表演艺术有追求。

抛去明星身份不说,她是个敬业的电影人。

2005年,张静初就因主演电影《孔雀》一举成名。

2007年和2011年更是担任开罗国际电影节评委、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

如果,不是在电影业深耕良久,且专业能力十分强悍,又怎么会被主办方邀请去担任评委呢?

不过,她也并没有满足于过去的成就,而是选择了考研,备战托福,最终成功考入被誉为“美国最难考的电影学院”的AFI。

在这所严进严出的“电影圣地”里,她开始了地狱般的学习模式。

据张静初所说,AFI的第一学年是最难熬的。

每个学生至少需要创作3部短片,从组队、筹拍、开会,到准备剧本、道具、找演员、场地,再到正式拍摄、剪辑后期等等,一部短片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张静初不仅要早起,熬夜生活更是成为了常态。

一个80后女性,能够扛下这样的学习强度,除了靠她的进取心和坚强意志,可能还因为在异域学习的新鲜感,以及她那高强度的健身模式。

张静初提到她会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锻炼,收拾完一切后开始直播写作业,这一写就是12小时。

这几天,《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五季》正在播出,再怎么看张静初都是像能上《浪姐》的,但是她却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40岁,本就是人生的黄金期,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事业和家庭稳定的阶段。

然而张静初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她选择了再次求学,提升学历。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在这个年纪这样的选择有些不务正业,但她还是坚定地走上了这条道路。

成功录取后的她,张静初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她谈到了如何告别年龄焦虑,如何面对外界的压力和质疑。

她表示,作为一个40+的女演员,她经常被警告不要再浪费时间了,要抓紧演戏,否则老了就不好了。

不过她却认为,比起未来那个更老的自己,当下永远是她最黄金的时间。

她想要活得无拘无束,即使明天会凋谢,今天也要开出最美的花来。

张静初的耐力直播更是让人们看到了她的努力和坚持。

为了完成作业,她已经连续三天只睡四个小时,而第四天还需要至少十五个小时才能写完。

在写到凌晨一点还赶不上进度的时候,她甚至表示要放弃了。不过最终还是坚持下去了。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她是真的在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在作秀。

像张静初这样的选择,或许在很多人眼中有些另类,但她的经历却告诉我们,有了一定的工作经历之后,在40岁之后选择读研,也许是一种更恰当的选择。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在私立营利性院校中,67%的研究生年龄在30岁以上,而30岁以上和40岁以上的学生各占一半。

一些MBA项目的研究生平均已有五年的工作经验。

这说明,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之后,再次回到校园深造,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还可以拓宽视野,增强竞争力。

众所周知,张静初是从北京电影学院的中专再考到中央戏剧学院的大专、本科和考研上岸到AFI的硕士研究生。

不得不说,这姐们太有魄力,太做自己了。

不过,这也不是张静初第一次“做自己”了,在她4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有过多次特立独行的行为。

现在看来,一切冥冥之中早就有了答案,只是我们现在才知道张静初是个什么样的人。

早在2010年,她就凭借电影《唐山大地震》一举夺得金鸡、金马、金像三大电影盛事的最佳女配角提名。

但对她而言,那些荣誉不过是过眼云烟,她更向往的是那份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自我。

曾经被誉为拥有灵气,被看作是下一个周迅的她,却在纷繁复杂的娱乐圈中,被绯闻和舆论所困。

当初在《立春》剧组拍戏时和导演顾长卫的绯闻,更是让她一时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人物。

甚至有传闻说顾长卫的老婆蒋雯丽还跑到剧组去大闹,而最后的结果是张静初在《立春》中的戏份被删,在娱乐圈的地位也开始动摇。

之后,张静初在娱乐圈出现的身影越来越少,仿佛不想和作品之外的事沾上关系。

尽管娱乐圈已经不再是她的天下,但她却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曾经的回忆或许磨灭不掉,但只要她准备好出发,任何时候都可以是新的开始。

美国电影学院AFI,是全世界知名的电影学府,曾经培养了大卫·林奇、《黑天鹅》的导演、《小丑》的编剧等一众电影巨匠。

在这里,张静初可以追求着自己的电影梦想,不断磨砺着自己的表演技术。

在去美国求学之前,张静初就已开始努力转型。

年近40岁的她,开始尝试在年代片和正剧中,出演一些励志的角色。

不仅如此,她还开始出演话剧,话剧可以说是所有演员演技的试金石。

在话剧舞台上,她饰演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女主角“松子”。

她用自己的演技和情感,赋予了这个角色生命和灵魂。有人说张静初的表演让大家看到了松子的坚韧和勇敢,也让人看到了她自己的成长和蜕变。

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张静初一直在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处,都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想当初她和顾长卫合作电影《孔雀》。

《孔雀》一经问世,便横扫华语传媒大奖的各大奖项,更是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勇夺银熊奖。

不过,在这一切荣耀的背后,张静初却因拍摄中的大胆表现而遭受非议。

她在影片中为了拍摄效果,甚至脱下了内裤,因此被一些观众贴上了“浪荡女”的标签。

从2008年到2011年,张静初一直在抑郁的边缘徘徊。

但她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摆脱困境,那就是远离这个环境,激流勇退。

她远赴美国深造,将表演暂时放在了一边。她坚持阅读,吃素,学习英语,转而投身于制片与导演的学习之中。

不仅在专业的电影知识领域颇有建树,更是在影视剧中通过亮眼表现获得无数大奖。

可惜的是,即便在荣誉的光环下,她依然无法摆脱黄谣的困扰。

在和任达华合作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时,她饰演了一个妓女的角色,没想到这个角色再次让她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很多人总是会误以为她戏中的角色形象就是她本人现实生活中的形象。

不过,张静初也并没有被这些谣言所击倒,她那入木三分的演技也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如今,已经44岁的她毅然选择“重启”人生,追寻曾经未能完成的导演梦。

这份勇气和决心,让人由衷地钦佩。

张静初或许是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生有无数种可能,只要我们有梦想、有勇气,就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花路。

0 阅读:42

碧玉评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