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河北七旬老汉来到部队驻地,报告首长:任务已完成,请指示

一个历史控 2023-12-11 11:51:22

各位看官大大,账号每天更新精彩内容,如果内容让您满意的话麻烦点个关注点点赞支持一下!!!

常孟兰的故事始于他那简朴的农村生活。年轻时,他是一个诚实而平凡的农民,在乡间过着宁静的生活。然而,一次偶然的事件将他的命运引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一次石门的亲戚家访问期间,历史的车轮正在转动:解放军刚刚解放了这个地区。由于常孟兰的亲戚恰巧是国民党的一名士兵,这场政治风波意外地将他卷了进来。在一系列误会中,常孟兰被当作国军士兵一同关押。

这段困顿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解放军在清理战俘时发现了这个错误。他们对常孟兰的身份进行了彻底的调查,并最终确认了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在释放他之前,解放军询问了他是否愿意加入他们的行列。

对于常孟兰而言,解放军代表着正义和人民的力量。他欣然接受了这个邀请,从一个平凡的农民转变为了解放军的一员。

由于他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常孟兰不仅在军中建立了声望,而且很快被吸收进了共产党。

1947年10月,一个关键的战斗在清风店展开。我军与国民党军队的遭遇战在这个小镇上达到了顶峰。由于国民党军队掌握了制空权,他们的飞机在天空中肆无忌惮地盘旋,对我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导致我军损失惨重,战局一度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在这种压力之下,常孟兰感到了一种激愤。目睹战友不断倒下,他心中的火气越来越盛。就在这时,他果断地拿起一挺机枪,冲上了高地,准备以自己的方式反击。

国民党的飞行员们自认为解放军没有有效的防空武器,所以他们在低空中大胆飞行,不断用航炮和航弹对我军造成严重的伤害。但就在这关键时刻,常孟兰的机枪声响起,接着是一片密集的子弹雨,准确地击中了一架敌机。那架飞机的翅膀迅速被子弹点燃,大火蔓延。

紧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子弹穿透了飞机的外壳,击中了飞行员。很快,这架飞机失去控制,向地面急速坠落,最终在一阵巨大的爆炸声中化为废铁。

这一幕让其他的国民党飞行员感到震惊,他们错误地认为解放军拥有防空武器,急忙提升高度并撤离战场。失去了制空权,国民党军队的士气急剧下降,随后迅速在我方的强烈反攻中溃败。

在战场上的常孟兰目睹了自己所击落的飞机坠毁,心中涌起强烈的兴奋感。他高声欢呼着,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胳膊已被弹壳的高温烫伤。

战斗结束后,常孟兰才开始感受到胳膊上刺骨的疼痛。他在战场上勇敢地击落敌机的英雄行为很快在部队中广为流传,最终吸引了军区高层的关注,包括总司令聂荣臻。

他亲自致电表扬了常孟兰。由于这一英雄行为,常孟兰被授予一等功,并被提拔为三营八连二排的排长。

1948年11月19日的黄昏,延庆县桑园镇附近的山道上,30团在急行军后身心俱疲。此时,他们突然面对面地遇到了国民党暂编第三军,两军在山道上对峙,气氛紧张。

描绘敌军: 暂编第三军作为国民党的精锐部队,装备精良,人数众多。他们的出现使30团的处境更加危险。

30团首长迅速分析形势,意识到直接交战对于疲惫的士兵而言是自寻死路。在敌军尚未完全明确自己的虚实时,他决定利用夜色撤退。

为了确保大部队安全撤退,决定由八连留下牵制敌军。八连连长何有海感到这是一次艰巨的任务,但他知道,只有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完成这一任务。何有海立即想到了常孟兰。在何有海心中,常孟兰是全连最值得信赖的排长,无论是战斗力还是作战经验,他和他的二排都是最佳选择。何有海找到常孟兰,向他下达牵制任务。常孟兰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他没有犹豫,坚定地接受了任务。

常孟兰的准备: 常孟兰迅速组织二排做好战斗准备,他知道,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一次艰苦的挑战。但他和他的战士们准备好了。

在军事行动的筹划阶段,团长给予了一个艰巨但至关重要的任务。他严肃地对常孟兰说:“你们必须坚守到最后一刻,务必确保全员安全返回。当你们听到长号声时,立刻带领队员撤退,这是绝对的命令。”尽管团长的语气坚决,但从他的眼神中,常孟兰能感受到深深的忧虑。

考虑到任务的艰巨性和危险性,常孟兰深思熟虑后,决定只带领7名队员执行这一任务。在出发前,他向队员们强调了任务的重要性和危险性,告诉他们必须坚守到夜幕降临。尽管每个人都感到了压力,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坚定和勇敢的态度。

这支由8人组成的小队从主力部队中分离出来,向着预定的阵地前进。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并掩护主力部队的行动,常孟兰指示队员们在交火时要故意减慢射击频率,并在必要时制造更大的声响。这种战术既是为了迷惑敌人,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

经过一夜的激烈战斗,当第二天的阳光照亮战场,常孟兰痛苦地发现,他是唯一幸存的队员。战斗的残酷和同伴的牺牲让他深受打击,但他也清楚,他们的牺牲为主力部队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战火蔓延到每个角落,使得常孟兰与部队失散,从此再未能返回。但他是个坚持原则的人,心中始终认为那场阻击战是未完成的任务。因此,他踏上了寻找部队的漫长旅程,这一寻找持续了半个世纪。

新国成立后,常孟兰的旅程更加艰辛。他首先前往北京,希望在那里找到线索。他走访了各个军事部门,带着对战友的思念和对任务的坚持,但每次都因为种种原因无果而终。这些原因有时是因为档案资料的缺失,有时是因为战后混乱的环境中信息的散失。他的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失望,但他从未放弃希望。

在北京的多次尝试后,常孟兰开始向全国各地拓展搜索范围。他游历了许多城市,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只为找到那支曾经并肩作战的部队。他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各种人,有的给予了他帮助,有的则因为不了解情况无法提供支持。尽管道路艰难,但常孟兰的信念始终未曾动摇。

终于,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他得知自己的部队后来参加了朝鲜战争,已经不在国内。这个消息对常孟兰来说既是一个震惊,也是一个转折点。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旅程,意识到自己寻找的可能不仅仅是部队的下落,更是对过去的一种追忆和致敬。

知道了部队的去向后,常孟兰并没有立即结束他的寻找。他开始致力于收集关于部队的历史资料,希望以此方式来纪念那些在战火中逝去的战友。

在漫天的雪花中,70多岁的常孟兰孤独地踏上了寻找部队的征程。多年前,他作为晋察冀军区四纵十旅三十团三营八连二排的排长,带领战士们英勇作战。战后,他发现老部队随志愿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的部队因损失过大被改编。常孟兰回家待命,但却等了42年。

1996年春节前夕,他得知自己的部队现在是沈阳军区64集团军的炮兵团,驻扎在桥头镇。在严寒和饥饿中步行前往,他在镇外晕倒。幸运的是,哨兵发现了他,把他带到镇上,得到了照顾。

回到过去,常孟兰作为排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带领着他的战士们执行任务。他们在战斗中英勇无畏,但也遭遇了重大的损失。常孟兰记忆中的画面,是他和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情景,以及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失落。

王团长的认识: 与此同时,王团长在荣誉室中仔细翻阅着历史档案,了解着部队的辉煌过往。在那些泛黄的纸张上,他读到了关于常孟兰和他战士们的故事。

当两人终于面对面时,常孟兰被情感的洪流击溃,泪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他用尽力气向团长敬礼,并报告了自己的身份。王团长深受感动,他听着常孟兰的叙述,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敬意。

在那个充满历史回声的荣誉室里,两代战士的相遇如同时空的交汇。王团长,一位深谙军史的指挥官,他的眼前站着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传奇,常孟兰,这个名字在档案中闪耀着不朽的光辉。常孟兰的声音虽然因岁月而沙哑,但叙述中的勇气和坚定却依然鲜明。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常孟兰的眼泪讲述了比语言更深的故事,是关于牺牲、荣耀和不变的信念。他向团长敬了一个军礼,如同向过去的岁月、逝去的战友和永恒的使命致敬。

0 阅读:41

一个历史控

简介:历史水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