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宫斗连续反转,硅谷“甄嫖传”完结,对世界的影响才刚开始

环球精英YOLO 2023-11-28 18:51:42

文 | 周元

编辑 | 子木

短短几天时间,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的一出“宫斗剧”,经历了“反转反转再反转”的戏剧性变化。

今年引发了AI风潮的ChatGPT,它的母公司就是OpenAI,有“ChatGPT之父”之称的创始人山姆·奥特曼被自己一手带大的公司给开了。

被裁的奥特曼手握“重回王位”的复仇剧本,发动政变的董事会成员篡权成功信心满满,幕后大金主微软虎视眈眈随时准备下场,然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董事会散伙、更换临时CEO、微软要接收所有成员、骨干员工要集体跟随出走、临时CEO没员工响应、投资者起诉董事会、临时CEO不干了、微软插手、昔日矛盾曝光达成和解……

一番操作下来,科技圈宫斗居然能如此一波三折荡气回肠,的确是非常罕见啊!

不过更多的人想知道前情到底如何?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董事会做出最终的决定?奥特曼的重回又会有怎样的连锁反应?

根据路透社日前援引两名知情人士报道称,此前有几名研究人员曾致信董事会,警告称一项强大的人工智能成果(名为“Q*”)可能会威胁到人类。

据称Q*显示出接近人类的高级推理能力。但正是这种高度智能化和自主性,引发了对其可能不受控制、对人类构成威胁的担忧。

路透社称,无法查看到这封信的副本,写这封信的员工和OpenAI公司也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但消息人士称,这封此前未被报道的信函和其中提到的人工智能算法,是董事会解雇奥特曼的“关键导火索”。

这封信让董事会产生了担忧,并对奥特曼产生了诸多不满,并最终解雇了他。

整场故事的开端,要从11月18日OpenAl罢免山姆·奥特曼的CEO职务开始。

奥特曼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公司炒了鱿鱼,理由是“他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始终不坦诚,阻碍了董事会履行职责的能力”。

之后,首席技术官格雷格·布罗克曼担任临时CEO。可没几个小时,布罗克曼就被爆出学历造假,连夜删除领英并卸任。

AI圈子的顶流出事儿,全球当然都非常关注了。结果奥特曼发文表示,“我很喜欢在OpenAI的时光,不过接下来咱还有别的事情要说。”

布罗克曼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表示自己震惊又悲伤,之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自己和奥特曼的命运突然就被另外四位董事会成员给安排了,他也对此也很疑惑。

OpenAI背后最大的“金主爸爸”微软适时出现,眼瞅着砸重金投资的OpenAI 突然内斗,干脆亲自下场来稳定局面:

OpenAI三名高级研究员宣布辞职,其他员工也开始了大规模抗议,社交媒体上各种抱怨、表忠心,而且也开始有投资方开始向OpenAI董事会施压。

董事会顶不住压力,放出风声说允许奥特曼回归。于是,奥特曼短短一天就直接从“被贬甘露寺”演到了“熹妃回宫”。

奥特曼本人则戴着访客牌,一副王者归来的表情,到公司谈判,还表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戴上它”,自信十足。

谁想到奥特曼发话说,要我回来可以,但那四个解雇我的董事会成员必须全部走人。于是,谈判就此破裂。

本以为奥特曼山穷水尽了,结果剧情又双叒转折了:

“金主爸爸”微软看着局面好像开始不太受控制了,干脆亲自下场,直接像奥特曼抛出橄榄枝:

19日半夜,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突然宣布,奥特曼和格雷格将在微软任职,并领导一个新的高级AI研究团队。“我们将迅速行动,为他们提供成功所需的资源。”

之后,微软市值应声暴涨。

而OpenAI的员工们也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力挺奥特曼,他们甚至想好了整齐划一的口号,“没有员工,OpenAI就什么都不是”。

数百名OpenAI员工开始签署联名信,要求所有现任董事会成员辞职、恢复奥特曼的职位,否则签署联名信的员工将采取行动,“可能会加入奥特曼和布罗克曼在微软新成立的子公司”。

OpenAI一共有770名员工,据说联名信超过730名的员工都签署了。如果按照这样的走势,微软几乎就能兵不血刃地收编OpenAI的大部分核心成员。

这就意味着,微软只需要给跳槽员工提供巨额签约奖金,就会从实质上收购了估值290亿美元的Open Al。

眼瞅着微软将成为最大的赢家,11月22日下午,这场宫斗大戏又双叒叕反转了:

全球媒体几乎同时报道了宫斗戏的最新进展:山姆·奥特曼重磅回归,携新董事会成员重回OpenAI,担任CEO。

要知道一旦创始人和95%的员工都跳槽去了微软,OpenAI就真的成了空壳公司了。其他投资人不干啊,决定要起诉。

董事会也实在没办法了,不能因为理念上的不同把公司折腾完蛋了吧,所以该怂就怂,该跪就跪。

至于之后奥特曼会怎么清算,那就是后续的故事了。

反正硅谷这帮精英的确都是人才,这场大戏的剧本,美国网飞都不敢想象,中国网剧都自叹弗如。

作为OpenAI成立之初的发起人之一,埃隆·马斯克也坐在了“吃瓜”的第一线。

毕竟OpenAI公司的隔空吵架,以及后续的各种员工声援,都在马斯克的X上,他是真的方便第一时间“吃瓜”。

他火上浇油,转发过一封OpenAI前员工向董事会指控山姆·奥特曼的信,信中罗列了奥特曼的诸多“罪行”

还有,马斯克曾声称自己收到一封信件,并称其中的信息值得调查,但很快,这份信件就被删除了。

不过结合几天后消息人士透露出来的“强大的人工智能成果(名为‘Q*’)可能会威胁到人类”,估计这则消息应该是真的了。

奥特曼官宣回归后,马斯克调侃道:“这些人忙活了几天但其实什么都没做。”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OpenAI“宫斗”“政变”大戏虽然暂退帷幕,真正在理念上的冲突与路线之争并未停止。

“人工智能发展”应不应该受限制,这是很多人一直以来都非常关心的事情。

比如马斯克就属于保守派,他曾经表示,研发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在危险非常高,“希望受法律法规与科技伦理”约束。所以当2018年他发现OpenAI公司背离了创立它的初衷,就选择断然离开。

而奥特曼则属于“不断冲击前沿”的激进派,就在几天前就公开发表了“人类决策的世界更糟糕”,“AI决策的世界更明智,对地球和人类更有利”的极端言论。

所以,当Open AI公司内部“束缚”人工智能发展的“保守派”在发起“宫变”失败后,就意味着Open AI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会更加没有“边际与限制”。

那个名为“Q*”的强大人工智能成果不过是一个导火索,没有它也会有O*、P*……出现。

或者说,这件事本身也是一个导火索,我们并不知道这场一波三折的“宫斗”,会不会成为打开全球科技巨头在AI竞争再无约束的潘多拉魔盒。而这其实关乎着全人类的命运!

但还能怎么办呢?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0 阅读:67

环球精英YOLO

简介:环球精英YOLO新媒体,环球精英杂志,企业家专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