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越怪,死得越快?俄军“乌龟坦克”也遭击毁,闪亮登场才三天

陶式防务讲世界 2024-04-13 03:46:55

前不久还在全世界范围引发众人惊叹的乌军“乌龟坦克”,这么快就被击毁了?

大约在4月8日左右,美国福布斯新闻网等媒体张贴了一段奇特的视频,展示了俄军一辆T-72坦克裹着酷似乌龟壳的“全身外罩”,引导几辆其他战车,冒着乌军炮火在雷区进行高速突击。据称,这是俄军在克拉斯诺霍里夫卡方向攻击乌军阵地的镜头。

这辆坦克附加的外罩,已经不是遮盖炮塔的顶棚,而是罩住了全身,引发了全球军事爱好者的吐槽。俄乌战场的残酷实战经验,让“坦克顶棚”几乎演变成未来坦克的“标配”,这次不知是否会让“乌龟壳外罩”也变成坦克未来发展的方向?

但是,仅仅三天后,乌克兰和俄罗斯社交媒体就展示了这辆“乌龟坦克“被击毁的镜头。在镜头里,这辆坦克躺在一座坍塌的建筑物残骸内,虽然一地瓦砾,仍然能够识别出“乌龟壳”的造型。

从镜头中,我们大概可以猜测战斗的大概过程——这辆“乌龟坦克”可能遭到乌军炮火击中攻击,被迫躲藏到建筑物内部,但由于整个建筑物被炮弹炸塌,坦克也无法幸免。但是,坦克乘员据称全部脱逃,没有严重伤亡。据此估计,这辆坦克如果能够抢回来修理,理论上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

在最近短短一个月里,俄军先后展示了两种奇特坦克,分别是这个“乌龟坦克”,以及前段时间的“杂物堆坦克”。后者在炮塔顶部堆砌了好几种“反无人机电子装置”,显得非常杂乱无章,却一度被外界吹嘘为“乌克兰无人机无法摧毁的坦克”。

但是很快,这辆“杂物堆坦克”也被乌军无人机干掉,随后被乌军俘虏。这两种坦克在战场上的“光芒”如此短暂,不得不让人感叹“武器越怪,死得越快”这句老话太有前瞻性了。

近些日子,俄军突然亮相了好几种怪异的坦克,但无论是“乌龟坦克”还是“杂物堆坦克”,明显都是为了防御自杀无人机的攻击,比原先的“炮塔顶棚”更进了一步。

实战证明,自杀无人机的打击精度远超想象,完全能够避开炮塔的“顶棚”,直接攻击坦克发动机、车体顶部甚至侧面,可谓是“全方位攻击”。所以,俄军坦克已经普及的“顶棚”有些显得力不从心了。

在这种背景下,“乌龟壳”和“杂物堆”代表了俄军两种新的防御思路,一个是继续扩大“被动防御”面积的“硬防御”,一个则是采用电子干扰的“软防御”。但是,两种坦克都显得无比粗糙,颇有“土法上马”的风格。

事实上,坦克“顶棚”最初也是从“土法上马”开始,由一线坦克部队自行开发出来的。然后,俄军形成了统一思路,正式批量制造标准化的“装甲顶棚”,安装在T-72B3、T-90M、T-80BVM等坦克上。“乌龟壳”和“杂物堆”两种设计,可能也是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装置,在实战中进行验证,也许未来可能会称为制式装备,届时“乌龟壳”和“杂物堆”的外观可能就好看多了。

但是,两种试验性坦克的下场却都不太好,分别在短时间内被摧毁。“杂物堆坦克”不仅毁于无人机,还被乌克兰军队缴获。俄军坦克堆砌几个电子干扰装置,仍然无法覆盖自杀无人机的全部无线频段,证实这个路线还是行不通。

至于“乌龟坦克”,虽然可能不是毁于无人机,但面对炮火和导弹仍然无法免疫。坦克被全方面的外罩覆盖,大大降低了战场感知能力和灵活性,炮塔几乎也很难转动,几乎变成了无炮塔的突击炮。虽然“乌龟坦克”对付无人机的能力可能提高了一些,但付出的代价却是战斗力的全面下降。

由此可见,战场上是一个“武器大试验室”,随时可能冒出一些异想天开的设计。但是,这些设计未必都会成功,失败品可能更多。(作者:陶慕剑)

0 阅读:2

陶式防务讲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