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法国一投降,倒霉的就是苏联了?

青史文集 2023-11-18 23:50:22

1917年的欧洲深受战火之苦,一个风尘仆仆的智者穿越德国、瑞典到达俄国的彼得格勒,并在当年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俄国,他就是列宁。列宁建立苏俄的过程中受到了德国的帮助,后来也给了德国丰厚的回报。德国最需要的就是缓解东线压力,列宁第一时间宣布退出一战,最傻眼的就是法国了。

一战西线的主战场在法国境内,苏俄退出战争导致德国抽调大量兵力进入西线,英法联军难以抵挡,关键时刻美国不得不亲自下场参战。这还算是可以挽回的损失,但是列宁的下一个决定让法国更加抓狂,新成立的苏维埃政府拒不承认国际债务。一战爆发时俄国匆忙参战,物资根本就准备不足,期间大量借贷维持,其中最大的债权国就是法国。

苏俄不但不归还外债,甚至将外国在苏俄境内的投资全部收归国有,这实际上成了欧洲十几国干涉苏俄内政的借口。虽然苏俄打赢了干涉军,但却也为以后的麻烦埋下了伏笔。苏俄的翻脸令法国雪上加霜,国际高利贷业务遭遇打击,法国不得不大量进口商品来改变战后萧条的局面,法国由债权国变成债务国,美国、英国成了法国的债主。

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理应成为法国人扳回一局的舞台,但是英美的拆台令法国猝不及防,法国提出了很多针对德国的提案未被通过,英美都希望欧洲大陆尽量保持均衡,而不是过渡削弱德国,法国一家独大。几年之后德国经济在美国的援助下逐渐复苏,法国却还在遭受经济萧条、财政赤字、内外交困的局面,法国甚至思索到底谁才是战胜国。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发动“曼斯坦因计划”进攻法国,法国在坐拥170万陆军的情况下只坚持了39天就投降,令全世界一片哗然。其实法国为了应对纳粹德国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法国在德法边境修筑了漫长的“马其诺防线”,即使是德军的装甲集群正面强攻也会损失惨重,所以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走了阿登山区。

但是法军战术思想较为落后,甚至停留在一战时期,易守难攻的阿登高地只放了几个师,只要德军短时间内无法突破,守军坚守就能等到援军。但是阿登山区的守军等到的不是冲锋的步兵,而是漫山遍野的坦克、装甲车,守军根本只有逃跑的份,这一跑就让德军跑进了巴黎。凭险据守的法军尚且溃不成军,那么开阔地带的法军只能被降维打击。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法国不想再当冤种了,一战时法国损失人员多、经济损失大,但是战后却捞不到多少好处,干脆直接开摆躺平,法国似乎用另一种方式惩罚苏联。因为德国占领大部分欧洲之后,只能移兵苏联。一战前的德军参谋长施里芬制订了“施里芬计划”,即开战时快速解决法国,然后攻打俄国,最好在俄军出兵前就打败法国。但一战由于法军坚决抵抗,施里芬计划破产,到了二战,施里芬计划仍是最优秀的战略,只是苏联红军看起来强大无比,纳粹德国一时间不太敢招惹苏联。

万万没想到,给纳粹德国自信的正是苏联红军,这就是一塌糊涂的苏芬战争。芬兰原是俄罗斯帝国领土,一战后独立,但是苏联和芬兰有边界争议,给了苏联吞并芬兰的口实。1939年的冬季,苏联利用炮击借口发动对芬兰的全面战争,苏联红军累计派出120万人参战,仍未征服芬兰全境。而芬兰只有20万士兵,却将苏联红军打得晕头转向,最后芬兰弹尽粮绝,才不得不割让了部分领土。

要说苏联红军原本是可以完美压制芬兰军队的,但是“大清洗运动”使苏军中很多军官丢了官职,甚至性命。苏联红军人数虽然占绝对优势,但战略战术上却对芬兰的游击战束手无策,这大大加强了纳粹德国入侵苏联的信心。苏联红军打芬兰这种游击队都显得十分吃力,若是德军装甲集群进入苏联,岂不是鹤立鸡群、如虎逐羊。

早在二战前纳粹德国就有侵略苏联的臆想,等到苏芬战争和对法作战结束,志在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问世。事实上德国在占领欧洲大部之后,只能侵略苏联,因为英伦三岛没有什么资源,跨海作战北美和非洲是不可能的,德国海军不如英美。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侵略苏联,战争一开始德军的确势不可挡,此时最高兴的应该是法国人。

法国看着自己的传统强敌德国和背信弃义的苏联打得死去活来,简直不要太高兴,至少这一次战争的主战场不在法国境内。理论上苏联替法国当了冤种,当然这是后话。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苏联红军死亡、失踪、伤病、被俘累计两千多万人,另有1700万平民死于战争。而当时的整个法国只有四千万人左右,一战时法国损失人口4%就觉得损失了一代人,如果二战时法国顽抗,可能损失一半的人口也顶不住德军。

苏联在1939年人口为1.9亿,经历苏德战争后减少了大约四千万,还留下了大量需要抚恤的残疾人,为苏联后来的畸形发展留下了巨大的隐患。战时的高效运转让苏联看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巨大优势,战后苏联仍然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战争的巨大消耗让苏联年轻的劳力捉襟见肘,苏联不得不把有限的劳动力投入到重工业;轻工业的发展需要劳动密集且市场开阔,人口断层迫使苏联不得不放弃轻工业的发展,将轻工业转移到东欧国家,这是日后苏联物资短缺的原因之一。

到苏联解体前人口大约2.8亿,如果加上四千万年轻劳动力正常生育,苏联后来的发展未必有轻工业上的短板,只能说苏联替法国背了锅。看上去可能法国快速投降十分的耻辱,被嘲笑了几十年,实际上法国人可能下了一盘大棋,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算是报了当年苏俄退出一战和拒还贷款的两箭之仇!

13 阅读:3479
评论列表
  • 2023-11-19 16:12

    英国人二战后马上赶丘吉尔下台了,对比看看法国,英国亏麻了,征兵超过1100万,赢了当下,输了未来,戴高乐都笑岔了😂

  • 2023-11-19 12:16

    我一躲开,倒霉的就是他了[得瑟]

  • 2023-11-19 12:00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2023-12-17 11:28

    苏联倒霉?国土直接干到德国还倒霉还不用说合法侵占外东北外蒙古,差点占了东北,倒霉在哪

  • 2023-12-23 17:13

    政治没有礼义廉耻,一切因利而动。

  • 2023-11-24 13:25

    难怪欧洲这么抵制俄罗斯

    出租屋呆发霉了 回复:
    都不是好鸟,只是英法现在混成了三流国家,想着也要把俄罗斯干解体[笑着哭]
    二哥 回复: 出租屋呆发霉了
    英法三流,请问二流是哪些?

青史文集

简介:挺直国人历史文化之脊梁!喜欢的小伙伴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