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一个细节告诉你,没有伯乐才华其实也是罪过

翊鸣Sir 2024-03-19 23:39:42

左传有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意指百姓本无罪,却因拥有珍宝而遭罪。

这恰恰与《琅琊榜》中的梅长苏相呼应。

梅长苏,作为江左盟的宗主,麒麟才子之名远扬江湖。

然而,他的才华与地位,也使他成为权谋斗争的焦点。

誉王与太子为了王位之争,纷纷觊觎他的才智,欲招揽他为己所用。

第一集里,誉王与手下的对话中,便隐约透露出梅长苏的不凡。

手下轻声禀报,北燕那位原本势力最弱的六皇子,竟奇迹般地登上了太子之位。

誉王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那六皇子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手下答道:“六皇子亲自拜访了琅琊阁。”

誉王听闻,心中一动,立刻派人前往琅琊阁。

与此同时,太子那边也闻风而动,双方都不甘落后。

最终,两人都得到了相同的锦囊,上面赫然写着:“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知可夺天下。”

这消息如同一股暗流,在朝中悄然涌动。

梅长苏的才智,如同一块璀璨的碧玉,虽未直接露面,却已间接地展现了他的非凡。

而这,也注定了他将成为众人争夺的焦点,引火烧身的源头。

誉王与太子都深知梅长苏的价值,纷纷展开拉拢之势。

最终,梅长苏选择了誉王。

他巡视完江左十四州后,更是被梁帝封为七竹亲王,地位直逼太子。

然而,只要太子不犯错、不被废,誉王登上皇位的路便充满坎坷。

而他的谋士秦般若,虽有洪秀昭这样的情报组织相助,但与梅长苏的江左盟相比,仍是相形见绌。

因此,在拉拢梅长苏的较量中,誉王更是费尽心机,希望能够借他的才智,一举夺得天下。

在第二集中

誉王初见梅长苏,便热情地奉承道:“这位想必就是苏先生了。江左十四州能够多年安康,民生平稳,全赖贵盟的庇护与守护。”面对誉王的赞誉,梅长苏却只是淡然回应,轻描淡写地婉拒了誉王的好意:“我来金陵只为私事,不代表江左盟。”

然而,誉王并未因此气馁,他深知梅长苏的喜好,于是投其所好,送上了梅长苏心心念念的礼物。

前代鸿儒李崇老先生的手稿。

这份礼物让梅长苏颇为动容,毕竟他曾在李崇老先生坛下听讲,深受其教诲。

誉王这番心意,让梅长苏感受到了他的诚意和用心。

为了争取梅长苏的支持,誉王频繁送礼,不遗余力地展现自己的诚意。

而太子这边,虽然也想拉拢梅长苏,但他的想法却与誉王截然不同。

太子更多的是担心梅长苏倒向誉王,而非如何积极争取他的支持。

毕竟,太子已经是东宫储君,名正言顺的继承者,在这场夺嫡之争中,他更倾向于守城,处理方式也显得颇为消极。

通俗来说,太子的想法就是:“我也不指望你帮我争什么,只要你别来坏我的事儿就行了。”

即便梅长苏真的来坏事,太子也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对付他,那就是杀了他。

这种极端的处理方式,无疑让太子在争夺梅长苏支持的过程中,显得更为被动和消极。

在第一集里,誉王奉梁帝之命巡视江左十四州,太子却暗中派人企图刺杀,可惜未能得手。

与此同时,辅佐太子的谢玉对梅长苏也心存敌意。

谢玉因剿灭赤焰军有功,被梁帝封为一品君侯,成为朝廷重臣。

他投靠太子,不过是看中了太子庸碌可欺,将来太子继位,他便可轻易把持朝政,谋取私利。

然而,半路却杀出了梅长苏这位不速之客。

若梅长苏投靠誉王,助其登上王位,那么谢玉的晋升之路必将受到巨大威胁。

在谢玉的煽动下,太子心生毒计,决心得不到的就要毁掉。

而此刻,梅长苏若未选择任何一方投靠,他那卓越的才华反而会成为两人的眼中钉,遭受无端的打压与排挤。

然而,在《琅琊榜》中,梅长苏虽也身怀绝技,却幸得靖王这位伯乐赏识。

他凭借自己的才智,助靖王登上王位,终未被人陷害。

由此可见,若有伯乐赏识,身负大才之人便能一展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若无伯乐,韬光养晦、静待时机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琅琊榜》为什么萧景睿存在的意义,是权谋中的一道清流​

0 阅读:135

翊鸣Sir

简介:生活点滴,一个普通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