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战史上四次大规模杀降事件

豫发安宁 2024-03-18 17:55:35

每次大战结束后,正常情况下都会出现投降的士兵,数量不多的话,看押起来,后期吸收为自己人就可以了。当数量过多的时候,如果接受的话,就需要耗费天量的粮草,而且庞大的数量还存隐患。那么面对这些投降的士兵,就只能用非常手段了。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

公元前261年初,由于秦国和赵国争夺上党郡,秦国以举国之兵与赵国在上党进行大战。最后赵军在长平被秦军包围,赵军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在主将赵括战死以后,四十万赵军向秦将白起投降。白起担心这些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可能会再生事端,因此下令将所有投降的赵军士兵全部坑杀。

项羽坑杀秦降卒二十万

公元前208年,项羽率领楚军大败秦军。秦军无法抵挡项羽的攻势,加上章邯失去了秦二世和赵高的信任,于是担心有性命之忧的章邯率二十余万秦军投降。因为投降秦军数量庞大,项羽担心入关中后秦军不听命令,会引起非常大的祸患。项羽将秦军降卒二十余万全部在新安城南连夜坑杀。

薛仁贵活埋铁勒军十三万

公元661年,九姓铁勒叛乱,唐高宗派薛仁贵领军前去镇压。铁勒九姓拥有十几万的兵力,凭借天山的地势优势,试图与大唐军队决一死战。然而,当铁勒的数十位骁勇骑士挑战薛仁贵时,他们在短时间内就被薛仁贵三箭射死三人。面对这种压倒性的武力,铁勒人感到恐惧,选择下马投降,放弃了抵抗。薛仁贵担心放了俘虏会会有后患,于是下令将投降的十余万铁勒人全部坑杀。

拓跋珪活埋投降五万燕兵

公元395年,慕容宝率领十万大军征讨拓跋珪,拓跋珪知后燕大军前来,到河西避战。燕军于七月到五原后收降魏别部三万多家人,又征收谷物及造船打算渡河进攻。拓跋珪亦进军河边,与燕军对峙。北魏一方面向后秦请求援兵,一面派兵阻断燕军通往燕国都城中山的道路,之后向燕军散播慕容垂已死的消息,成功动摇燕军将士的军心。燕魏两军自九月起隔河对峙至十月,燕军终因内乱而被迫烧船撤退。正巧碰到大河结冰,于是魏军趁机渡过大河,进攻燕军,最终在参合陂大败燕军,俘获大量后燕将士及其宗室官员。拓跋珪认为投降的燕军太多,会消耗大量的粮草,并且存在隐患,下令将投降的燕军士兵全部坑杀。

0 阅读:61

豫发安宁

简介:文章仅为个人看法,若有不足之处,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