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景甜事件“五点”反思,还是缺少一节体育系统德育教育课

晓绿谈文化 2023-04-06 23:49:04

近日,张继科事件持续发酵,各大媒体似乎没有限流的意思,炒作出现了天量。

不过,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如果张以甜的私密照为抵押物这件事是真的,经小编总结,从这件事情上至少能得到以下五点反思,这比看热闹有意义,您说对不?

反思之一:这些视频为什么能发出来?

互联网自由度太高,即便国内控制,国外也无法控制,我国是否应该在这方面立法,让国内网站对接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外部信息时别那么自由?

反思之二:明星的隐私该不该被炒作?

我们喜欢明星,主要原因似乎应该是他们在影视剧中塑造的人物,抛开这一层面,他们和普通人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不相信一个普通人的隐私会被放大到这种程度,所以到底是谁在这件事上认识错了?似乎还有别的答案。

反思之三:张被骂臭了,能说明啥?

张是一介体育明星,十几岁便开始征战各种乒乓球比赛,这样的一个人被最终定性为“人品不行”,我看不是终点,多事者或许会说是我国教育体制不行,运动员中、小学期间的德育就这水平吗?

反思之四:甜再无辜,能影响啥?

如今舆论对大甜甜产生了一致的声援,都在猛烈地抨击张的无耻行径,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对甜究竟影响几何?

影响拍戏、影响生活,还是影响形象?

我认为,只要有钱,咋活都舒服,所以拍戏和生活都影响不到哪去。反之,如果形象最重要,那形象坏了一样挣钱,我看也不算啥影响。还得事后评估。

反思之五:体育系统为啥撇开关系?

我认为这一举动并不高明,有能耐你拿出张在队期间的德育教育证明?

影响就会无限趋近于零,如果拿不出来,该反思的是谁似乎已经十分清楚。

张继科事件的“五点”反思就到这里,不知各位看官是否赞同,讨论一下呗!

0 阅读:19

晓绿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