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了十年的早点摊黄了,再也吃不到那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

村口小酒馆 2024-04-10 09:28:03

家附近有个早点摊,确切的说,是早点铺子。两口子经营,老板老板娘一个姓刘一个姓柳,从晨间5点到10点,寒暑不断,风雨无阻,仅过年歇业三天。

十年前,我和爱人刚刚结婚,则此处新居。搬来后不久,恰逢早点摊第一天出买卖,简易的棚布搭就的摊位,外间支一口大铁锅,烧油炸油条油饼,锅后有一张斑驳了桌面的案板桌,老板在上面和面,案板左侧有小锅,可煮馄饨。内里有桌子四张,板凳若干,靠边的一角放置三个不锈钢大桶,分别装着豆腐脑、炸豆腐和稀粥。

新新营业,无人问津。我和爱人作为第一波顾客,落座后受到了老板热情招待。我点了豆腐脑,爱人点了油条豆浆,老板略带歉意的说,忘了豆浆这茬了,明儿再上,给您送一碗豆腐脑或炸豆腐汤吧,爱人同意,双方皆喜。

老板两口子分工合作,一个盛豆腐脑,不深的大沿碗放在豆腐脑桶前,平勺横着往碗里一勺勺撇豆腐脑,动作不麻利,却手稳有耐心,豆腐脑快要满碗时,老板撩开篷布,我才发现外面有个小炭炉,小火温着豆腐脑的卤。豆腐脑的卤与别家无二致,瞅得见的黄花木耳,略咸。

老板一通操作,我的豆腐脑上桌。爱人的炸豆腐汤早由老板娘端上,她笑着数落老板手脚不麻利。香菜、韭菜花酱和辣椒油在桌上自取,还有芥菜疙瘩丝和酸白菜的免费小菜供应。

闲来无事,和老板聊天。他二人老家河南,在老乡的介绍下来此地摆摊。据他说,市区里摆早点摊的人,但凡是外地口音,全是河南老乡。见我不信,老板笑着为我指点迷津:你看见那边那个黄山包子铺没,多数是安徽人开的,但他们当地并没有这种名称的包子;你看那边的透骨香鸡店没,多数是浙江人的买卖,旁边的眼镜店也是;你看见那个安徽牛肉板面店没……我学会了抢答,那是石家庄人开的?老板顿了顿,哈哈大笑,不对,哪的人都有。

一碗豆腐脑,不够我这个大肚汉吃,和老板聊得愉快,爱人吃的也慢,索性又要了两碗,边吃边等。可能是看到有人在吃,路过早点摊的人进来几位,落座点餐,老板自去忙碌。

从那以后,只要在外面吃早点,我便会来这里。早点摊的生意越来越好,尤其送孩子上学的时间点,老板两口子忙得好似陀螺。我最佩服的是他们的记忆力,哪个客人点了什么,多少钱,脱口而出,从没有记错过。

我到他们这里吃早点,几乎雷打不动的要豆腐脑,偶尔吃回馄饨,老板都得惊讶半天。油条油饼炸豆腐等油炸类的早点,我是不喜欢吃的,小时候油饼是好东西,非婚丧嫁娶和节日等闲见不到,有一次我偷吃冷油饼,吃伤了,自此再也不碰。

摆早点摊很辛苦,5点出摊,不知他们几点起床准备,想来是在凌晨。老板二人每天快收摊时,明显可以看出倦意。但他们从不会早回去一会儿,因为有个附近的拾荒老人会在将要收摊时来讨饭,不要别的,也是一碗豆腐脑。

有时候买卖好,豆腐脑卖得快,但不管怎样,老板都会留个底,待老人来,似是约定。一次我和老板抽烟聊天,说起他的好心,他摇头摆手,长叹一口气说:“算不上好心,举手之劳。吃过苦受过罪的人,才知道别人的可怜和不容易。”

后来摆摊有了固定的时间点,减少了老板的营业时间。他们无奈之下租下了路边忽然建起的板房,也算有了自己的店铺。有了租金的压力,老板两口子更加勤奋,营业时间延长到了下午二点,也添加了本地人爱吃的羊杂汤、包子等硬早点。

一晃十年,整整十年。我有了孩子,渐渐的也成了送孩子上学人群的一员。孩子稍大,有时放学时我来不及接,就让他去早点铺里等。老板给他辟出一角让他歇着,甚至还偷摸着给孩子玩一会儿我们平时不让玩的手机,搞得我不似亲生,哭笑不得。

可惜,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前几年老板经营时断时续,当大家都以为会好起来时,没曾想周围的早点铺子早点摊忽然多了起来。老板两口子没有办法,只好收拾行囊回归老家。

他们走之前,我请他们吃了顿饭。席间老板并无多少颓态,和我细数十年来的成就。供孩子上完了大学,在老家县城买了房子,他们很知足。“我们也五十多了,该回老家了。要是有机会,回去在县城开个小铺子,最好是上下两层那种,能多休息会。”老板娘叨念着。老板有不同意见,他说自己干了这么多年早点,不想干了,回去打打零工,不想再过黑白颠倒的日子了。具体做什么,两口子没想好。总之是不能闲着,只要能动,就得找活干。

他们的早点铺,如今成了面馆。我去吃了一次,有点滋味,不是滋味。很多人,很多萍水相逢的人,就那么消失在你的生活里。我们能做的,只有祝福他们的生活,幸福美满。

4 阅读:398
评论列表
  • 2024-04-13 21:01

    二十多年前,我家对面有个豆腐花摊,没有店面就搭棚子在小巷里。我只记得父母早上上班前给我5毛钱,我拿着买一根油条配豆腐花,味道已经不记得了,我就记得亮闪闪的铜锅和松脆的油条。现在回头一想,这样幸福的童年,以前不自知,现在却有着遗忘掉了。[doge]

  • 2024-05-27 20:28

    这也是 人生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