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她违纪开枪被迫复员,20年后辞去北京高薪,全家迁往云南

乐乐说动漫 2024-03-20 15:42:33

2004年清明节,几位老兵带着家人来到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

他们惊讶地发现满山的烈士墓碑旁都插着红玫瑰,仿佛在向烈士们致敬。

给烈士们献上鲜花的人,是一位来自北京的女人。

20年前,她曾经在这里度过短暂的四个月,那也是她终生难忘的四个月。

谢楠,1965年出生于贵州省六盘水的军人家庭。受父亲的影响,她对参军有着浓厚兴趣。1984年,19岁的谢楠成为一名卫生兵,投身老山战场。

谢楠与同乡赵勇是手足兄弟,彼此在军旅生涯中相互扶持。

赵勇在军中忙碌,但心系家人。老父亲身体欠佳,双目失明,常感孤独。家书中透露他期待儿子回家。为了陪伴父亲,赵勇听说市场上有一款新型收音机,可以播放多种节目。

赵勇心里明白,他的父亲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京剧和相声。

每当听着电台里传来的悠扬唱腔或者幽默段子,他的父亲总是露出满足的笑容。

但现实残酷,赵勇家境并不宽裕,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然而,这次他想给父亲一个特别的礼物,一个能让他每天都能享受到乐趣的礼物。

于是,他开始东拼西凑,节衣缩食,终于凑齐了大部分的钱。可就差那么一点点——15元。

随后,他找到了谢楠。

赵勇详细地解释了他的用意,他的心意传达给了谢楠。

谢楠听后,脸上的纠结渐渐消失,有些犹豫。

当时,手中只剩下区区15块钱,在内心的挣扎中,他决定将其中的10块借给了赵勇。

剩下的5块钱,谢楠留给了自己。或许是为了自顾,或许是为了留一份退路,他并没有去考虑太多。然而,他也没有想到这个决定会成为他今后最大的遗憾。

11月22日,谢楠心情沉重地听着赵勇的战友述说着他的牺牲。据说,那一刻,赵勇睁着眼睛,注视着远方,死不瞑目。

“如果当时我能再借给赵勇5元钱,也许……也许他就能够拥有那台收音机,也许他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

越想,心里越难受。

1984年的一个祭奠仪式,谢楠站在战友们的墓前,心中沉重。

然而,当她举起冲锋枪,拉响扳机时,一股无法抑制的情感涌上心头。枪声划破了寂静的空气,回荡在墓地的每一个角落。

但这样的举动也违反了规定,谢楠知道自己将会面临严重的后果。果然,在回到部队后,他接受了严厉的处分。战功被取消,入党申请也化为泡影。

他原本熟悉的军装,如今也只能在回忆里寻找。

复员后,谢楠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后立马投入学习,想忘却伤痛,也填补未参加高考的遗憾。

她以高强度学习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北京大学。

在北京,她抓住了发展机遇,加入了一家外贸公司,从事商业。她通过努力致富,但内心的伤痛无法被金钱弥补。

虽然外界看到的是成功,但她自知心中痛苦。

在2003年1月26日晚,谢楠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她胆小但独自一人,寻找战友赵勇的墓地。找了许久,她终于找到了。

心情变得通透,擦拭墓碑,献上花圈,祭酒,焚烧遗憾的“五元钱”。

千里迢迢,她来到这个曾经的战友生前最喜欢的地方。

不只是因为噩梦不断缠绕,更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愧疚。过去的那件小事,却成了她心头的一根刺,戳痛着每一天。

当时,谢楠认为那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她错了。赵勇那种被无助困顿的眼神,至今仍在梦里萦绕。

祭奠完赵勇后,她给周围的烈士也浇了一点酒,在心里默念着:“赵勇是新兵,岁数小,你们别欺负他。”

陵园管理员感动地告诉谢楠,麻栗坡烈士陵园安葬着957名烈士,但至少还有300个烈士的家属未曾来祭奠。

这触动了谢楠,让她感受到当年战友们仿佛还在,默默守卫在群山之间,守护着祖国边境。

决心为这些战友做点事,让人们铭记:曾有许多年轻生命永眠于中越边境,不应被遗忘。

在陵园之行中,谢楠听了许多烈士家属的故事。

其中最让她心痛的,是一位名叫吉兴林的烈士。

他走后,留下了妻子陆荣华和女儿吉云云。、

后来,吉云云患上了脑瘤,但通过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成功接受手术。

她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来到父亲牺牲的云南上大学。

得知这一愿望后,谢楠决心帮助她实现。

经过谢楠的努力,吉云云终于被云南大学录取。

当吉云云拿到录取通知书时,谢楠感到如释重负,并将通知书烧给了吉兴林。

此后,她每年都会来烈士陵园祭奠。

但总觉得少点什么。

直至2004年,谢楠一直默默耕耘于她的诗歌和散文写作,稿费,不是为了奢华的生活,而是为了一份更加纯粹的情感寄托。

这笔钱,她并没有用来购置奢侈品,而是拿来购买玫瑰。957朵玫瑰,正好对应着麻栗坡烈士陵园里的957名烈士,每一朵,都是一份怀念和敬意的象征。

清明前夕,北风呼啸,但谢楠心中的火热却不受丝毫寒意影响。她亲手插上那一朵朵火红的花朵,每一次插下,仿佛都在述说着一段段深情的回忆。

对她来说,用稿费购买玫瑰,是为了让这份纪念更加纯粹,更加真实。她的情感,质朴而纯真,如同那插在坟前的玫瑰一般,含着无尽的柔情和思念。

2006年初,麻栗坡烈士陵园旁突然冒起了一座老山作战纪念馆,如一座历史的丰碑,吸引着更多人前来祭奠。

这个消息传到了谢楠的耳中,他原本在北京打拼多年,积累了不少财富,但却做出了一个让家人惊讶的决定:

放弃一切,前往昆明开设一家老兵茶室。

这家茶室渐渐成为了全国各地老兵们的聚会之地,他们相聚于此,共话往事,怀念当年的战友。

每逢老兵们来访,谢楠总会亲自陪同,陪他们前往麻栗坡,瞻仰曾经为国捐躯的战友们的英灵。

有一次,一位老兵退伍后发了财,前来祭奠时携带了成箱的玉溪烟和茅台酒,将它们一一拆开,洒向空中,以此表达对战友们的怀念和哀思。

看着这一幕,谢楠微微一笑,转身对着身旁的朋友说道:“我或许不会选择这样做,但每个人怀念战友的方式都是不同的,这也是一种真挚的表达。”

在老兵茶室里,谢楠承载了太多心酸的故事。

每当听到那些让人噙泪的往事,她的眼眶总是难以自持。

有一天,她听到了一位老兵述说他的兄弟在一场激战中壮烈牺牲的故事。

那位老兵悲痛地描述着当时家人得知噩耗后的绝望,他的母亲几乎崩溃了,失声痛哭,最终不堪重负选择了结束生命。

这个故事让谢楠感受到了深深的心痛,她无法想象那位母亲在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所经历的无尽悲伤。

另一次,谢楠听到了一位老兵讲述了排长王弘跃的故事。

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他在战斗中受伤,最终因感染而不幸牺牲。

在临终之际,他的最后一句话却是“我想回家”,这简单而真挚的愿望深深触动了谢楠的心。

谢楠不仅仅是一个倾听者,她的善心和善举也深深感染着她的周围。

她对待每一位来茶馆的老兵都充满了关怀和温暖。无论是遇到困难的老兵还是烈士家属,她总是尽力去帮助,甚至不惜自己的经济。

有些烈士家属把老兵茶室当成了他们去麻栗坡的中转站。

谢楠知道他们中有些人经济拮据,于是她会不犹豫地给予补贴,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旅程。

然而,尽管谢楠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关怀,老兵茶室却始终无法维持下去。在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无法预料的挑战后,她不得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关张了茶室。

2008年,凤凰卫视为谢楠拍摄了一档深刻而感人的访谈节目,题为《高山下的花环——一个老山女兵不死的生命记忆》。

这个节目揭示了一群真正的英雄,他们默默奉献,无惧艰险,却鲜为人知。

谢楠心中对于节目的评价一直是“太高了”

真正的英雄,并不是那些受到瞩目和赞扬的人,而是那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们。

这些人,就像埋在麻栗坡的那些战友一样,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华丽的外表,只是用平凡的生活,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与坚韧。

2013年9月,贵州天柱县杨武全烈士遗孀何菊香的房屋被洪水冲垮。

得知消息后,谢楠回忆起她曾与10几个老兵去过天柱县,并为何菊香提供了1500元现金援助。

她在网上发帖请求老兵网友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何菊香现在拥有了两套房子:一套是廉租房,另一套是木房。

每次祭奠活动都让谢楠感到无比神圣....

参考文献:

今日梦里又相见 30年长眠红土地的战友 央视网 解放军报

烈士不应寂寞 老山女兵的墓地悲歌 凤凰卫视

7 阅读:538

乐乐说动漫

简介:一个计划解说一万部动漫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