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犬东门”悔不当初的他!法家思想倡导极端手段!虽官职宰相,却难逃腰斩!

青年寻史探访 2024-04-25 21:08:21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这就是著名的“牵犬东门”典故。此话是李斯在被腰斩前,对他的儿子说,意思是:我还想牵着老家那条黄狗和你一起去蔡东门追逐上次逃跑的那只兔子,你看还有机会吗?这句话反映了李斯对过去平凡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的无奈和悲叹。他意识到,如果当初选择被驱逐,就不会有后来的荣华富贵,也不会有今天的悲惨结局。这是他对一生追逐名利思想的全盘否定!不过,已经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同时,在即将面临死亡的情况下,还能有如此调侃,也着实让人佩服!

李斯 剧照

李斯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协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李斯的主要历史贡献包括:

首先,李斯在秦国的政治生涯中,提出了多项重要策略,包括离间六国君臣、先灭韩以恐他国等,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秦帝国

其次,李斯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一制度的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中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再次,李斯还参与了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的工作,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地的交流与融合。

第四,李斯被尊称为小篆的创始人,他的书法作品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说完李斯的历史贡献,下面我们再来说一下李斯的一些消极事件,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大家熟知的“焚书“”坑儒”了。李斯是秦始皇的重要大臣,时任丞相,他是焚书坑儒事件的主要提议者和执行者之一。

焚书坑儒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一次宫廷宴会上,淳于越提出恢复古制分封的建议,遭到李斯的强烈反对。李斯认为,淳于越的观点是“不师今而学古”,惑乱百姓,他主张禁止私学,并提出焚书的建议。李斯建议焚烧除《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民间私藏的《诗》《书》等儒家经典,目的是消除法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学说,加强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巩固中央集权。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实施了焚书。

坑儒事件发生在焚书的第二年,事件起因是秦始皇对方士求仙药未果并且逃亡一事感到愤怒,认为方士们诽谤了他。在李斯的影响下,秦始皇下令在咸阳坑杀了四百多名方士和儒生,这一行为被后世称为“坑儒”。

李斯的这些行为,一方面体现了他对法家思想的坚持和推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为了维护秦朝统治和秦始皇权威所采取的极端措施。焚书坑儒事件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斯虽然在统一六国过程中发挥了汗马功劳,但是李斯的结局却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秦始皇驾崩后,李斯与赵高合谋篡改遗诏,立胡亥为新的皇帝。但后来,赵高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诬陷李斯谋反,导致李斯在秦二世二年被处以极刑,腰斩于咸阳市,其家族也被株连。

腰斩李斯

后世对李斯的评价一般分为两派。一方面,他被视为秦国统一六国的关键人物,对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推动中国历史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另一方面,他在秦始皇死后的政治斗争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最终的悲惨结局,也使他成为了权力斗争和道德丧的负面典型。

0 阅读:6

青年寻史探访

简介:文艺青年 ,爱好阅读;寻史探访,关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