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说:“家里太干净不聚财”,是迷信还是另有道理?

透镜说 2022-04-11 12:43:40

家是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驿站。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都需要家的温暖。当你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家就是抚平伤口的良药。当你人生处于低谷时,家是获得力量的源泉。家即便破败不堪,即便只有一人,一桌,一椅,一张床。每当身心疲惫,昏暗的灯光下,破旧的床单,熟悉的味道,依然是强心针,能放松身心,睡得踏实又香甜。

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居家环境温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一个干净整洁的居家环境,能让你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现代人都非常在意居室的卫生,稍有时间就收拾居室卫生。擦得窗明几净,哪怕犄角旮旯都不放过,可以说,如今的生活空间较之以前提升了几个档次不止。可老人常说“家里太干净不聚财”,这又是为什么?难道居室干净还不好了?非要邋里邋遢的,像废品收购站才聚财?

这需要结合社会环境,在古代,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头百姓,住的都是有庭院的房子。说成独门独户也不为过。在古人眼里,家里不能太干净不聚财,是因为他们认为,家里如果太干净的话,从室外进入家庭的财气就没有了附着载体,财气没有载体附着,自然也就无法在家庭中存留,也就形成了不聚财。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如果住宅内太过干净,就没有物件能够对财气形成一定的阻挡,也就无法留住财气。也就无法“藏风聚气”,古人对于藏风聚气还是相当在意的。

老人之所以说:“家里太干净不聚财”,是有其他原因的。在以前,一般普通百姓家,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既然以农业为主,宅院的杂物必然会有不少。包括农具,车马,粮食,秸秆等等。

一,家里农耕的用具不能太干净。

人们常说“三分手艺,七分工具”,手艺再好,没有合理的工具,照样干瞪眼。种地照样是如此。先进的农具,势必会提升农耕的工作效率。铁器的出现,极大的提升农耕效率,远超曾经的石器。又如唐代发明的“曲辕犁”,较之以前的“直辕,长辕”,更方便,更省时省力,还极大的提高农耕效率。所以,农具对于农民来说,那是必不可少的物件。如果农民家里干净的连农具都没有,又怎么农耕?这样的家庭就是太过懒惰。由于懒惰,家庭变得贫困,由于贫困,没钱购买农具。游手好闲的更不用提。这样的家庭又怎么能够聚财呢?

二,家里的粮食不能太干净。

人们常说“人勤地不懒”,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要想让土地产出的粮食更多,就要付出更多的辛苦。以前农村,每到粮食收获的季节,粮仓或粮囤,摆满整个小院,屋顶上,庭院内,到处存放各种粮食。望着满满一庭院的粮食,农民虽辛苦,但心里却甜如蜜。粮食就是农民的收益。如果庭院收获季节干干净净,对于农民来说,那是天大的打击,不要说聚财了,粥都更不上,甚至揭不开锅。

三,宅院的家禽家畜不能太干净。

牛马驴骡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家禽家畜是换零花钱的主要途径。人们常说“养猪为过年,养鸡为花钱”。猪养一年,杀完年猪,腌制起来,一年的肉食供应有了。鸡下蛋,可以售卖换取零花钱。再养些羊之类的,都可以卖了换钱。一个家庭过得好与坏,经营之道尤为重要。忙完田里的农活,闲暇之余养些家禽家畜换些零花钱,也能补贴家用。老人常说:“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算计不到,就有可能受穷。空闲时间养家禽家畜也是家庭的经营之道。如果庭院之中连家禽家畜的影子都没有,干干净净的,是主人不会经营家庭。要不然就是太懒惰。这样的家庭是不被看好的,想聚财很难。

四,宅院的秸秆等杂物不能少。

秸秆是以前农民生活的必须物资,烧柴做饭必须要用到秸秆,家禽家畜的饲料要用到秸秆。冬季取暖要用到秸秆。秸秆堆满庭院,说明主家未雨绸缪,是个勤快之人,这样的家庭肯定能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反之,庭院没有秸秆,就是懒惰的表现。

以上四点,是古人窥其貌观其心的做法。懂得经营之道,不懒惰,各类粮食,家禽家畜,生活物资充斥整个小院,能证明这个家庭是勤劳之家。定能生活蒸蒸日上。对于现在而言,早已改变以前的生活方式,挣钱渠道比较多,庭院干干净净照样把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0 阅读:0

透镜说

简介:独特视角,独到见解,独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