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王近山送两岁女儿上学,转头对司机说:老朱,孩子给你了

奇葩历史观点 2024-02-01 14:34:50
前言:

在开国将领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打仗是一把好手,曾被人们送以雅号“王疯子”。这来自他在战场上骁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精神。

王近山

他脾气暴烈,常常让手下望之生畏,可他也是一位具有真情实意的好领导,体恤下属,与自己的司机结为了生死之交,最后甚至将自己的女儿都送给了司机。

“你没孩子,我就把我的送你”

要说起王近山与司机朱铁民之间的友情,就一定得提到王近山的交通工具。

王近山南征北战几十年,打起仗来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和车。一开始,他总是骑着一匹威风凛凛的枣红色高头大马,后来,部队配备了机械化装备,有人从敌人那里缴获了汽车,王近山便改坐汽车了。

可王近山似乎与汽车“不合”,总是出车祸,给他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心理创伤。有一次车祸甚至导致他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两条腿相差足足有七八公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自从几次车祸之后,王近山就对给他开车的司机要求更加苛刻,屡屡换司机,每个都不满意,这可为难了后勤。

就在这个时候,朱铁民走进了他的生活。

朱铁民夫妇

朱铁民在旧社会经历了苦难的童年,不到二十岁就学会了开车。抗日战争时期,他负责为前线运送军火弹药,经历过艰难险阻,车技磨炼得十分精湛。

后来,朱铁民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了肖永银的专用司机,因车技一流,很受肖永银额新欣赏。

肖永银其实也很舍不得朱铁民,但为了老战友,他还是决定忍痛割爱,所以就把朱铁民介绍给了王近山。不过,前提是他要在下一次战役中打主攻,王近山欣然同意。

王近山

朱铁民开车技术毋庸置疑,但他在王近山手下干活,也难免紧张。一开始,他也摸不准王近山的脾气,两人因为开车的事情经常产生摩擦,但到后来,朱铁民就摸索出了一点儿门路。

他发现,王近山一遇到打大仗、恶仗就容易焦躁,急于冲到第一线,但他作为司机首要的任务就是保护首长的安全,哪能由着司令说冲到前线就冲前线。越是这个时候,他就越要冷静,得有自己的思想,任凭王近山破口大骂。

王近山其实只是脾气火爆,却也并不是不讲理的人。等战斗结束后,朱铁民向他解释不冲前线的原因,他也会理解,有时候还会道歉。

王近山

经过几次磨合,两人之间越来越默契,打起仗来也十分顺利。

王近山和朱铁民,一个是司令,一个是司机,虽然身份悬殊,却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他们出生入死,无数次从死亡的边缘化险为夷,使他们从上下级的情感上升到了友情,从友情又上升到了亲情,宛如亲兄弟。

在朝鲜战场上,苹果和金子一样贵重,一般人无缘它的美味,只有司令才偶尔能吃到一颗。而王近山有了苹果之后,一定要和朱铁民分享。当朱铁民要单独行动时,王近山总是给他配备一把盒子枪,千叮咛万嘱咐:“老朱啊,要注意安全,不要忘了我们之间的承诺,生要一起生,死也要一起死!”

王近山

对此,朱铁民无比感动,他说:“有这样的首长,是我这辈子的福气啊!”

王近山对朱铁民的生活也十分关心。当时,王近山已经生养了五个儿女,而年龄仅小他两岁的朱铁民却一直没有儿女,曾多次检查都没有结果。这些心事自然瞒不过王近山,他不止一次对朱铁民说:“等回国之后,我一定找最好的大夫帮你。”

抗美援朝即将结束时,王近山和朱铁民有次闲聊,就问他:“回国后你最想要什么?”朱铁民说:“我什么都不要。”但王近山还是让他说,并说一定会满足他。

王近山一家

朱铁民便开玩笑地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个孩子,我就想要个孩子。”

王近山听后沉默不语,良久,他郑重地对朱铁民说:“等我回国之后,我就找大夫给你检查身体。要是你还是没孩子,我就把我的送你。”

朱铁民只将这句话当作玩笑,毕竟哪个父母会舍得将孩子送人呢?但他没有想到,王近山真的说到做到。

“老朱,我兑现承诺来了”

1953年,王近山和朱铁民回到了祖国。就在这年冬天,王近山家里诞下了一个新生命。

王近山和韩岫岩

朱铁民开着一辆挂着北京军区牌子的大吉姆车,带着王近山风风火火地赶到了医院。他们都在为这个小生命而感到欣喜。

妻子韩岫岩见到丈夫,高兴地说:“你看咱们的女儿,多像我们的大女儿苏红啊!”苏红是王近山河韩岫岩第一个孩子,却在5岁时不幸夭折,他们对女儿的死耿耿于怀,如今生下的女儿和苏红一样可爱,韩岫岩自是高兴。

可王近山在短暂的欢喜之后就表现出迷茫、失落的表情,他沉吟了半刻才对妻子说:“我已经答应把孩子送给老朱了。”

王近山一家

这句话就像是晴天霹雳般击打着韩岫岩,她从欣喜一下子就转为愤怒,大声质问着王近山为何这样专断,随便将自己的女儿送人,自己家并非养不起。

王近山没有给出答案,夫妻俩自此闹了很多次矛盾,谁也没再提起这件事。可朱铁民自孩子生下来后就一直想着首长之前说过的话,他内心多少也有些期盼首长能将孩子送给自己。但他也明白骨肉相连的痛苦,也就默默不提此事。

之后,王近山将女儿送到了“洁茹托儿所”,这样一来,朱铁民也能时常看到孩子,相互也能培养感情。

韩岫岩

虽然妻子一直不同意把孩子送人,但王近山依旧记得曾经的承诺。在女儿两三岁的时候,王近山将女儿送到幼儿园后,转头对朱铁民说:“孩子给你了,可以让她跟你姓朱,我每月给你40元钱作为她的生活费用。”朱铁民感激不尽。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近山一诺千金,还有对朱铁民亲人般的感情。

这是朱铁民第一个孩子,又是首长的骨肉,朱铁民对孩子自然是百般宠爱,恨不得将世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女儿。

王媛媛(右一)当兵之前与司机爸爸和美卿妈妈的合影

女儿王媛媛从小娇生惯养,被朱铁民似明珠般捧在手心里,对此,王近山很不满意。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要强、能干、能吃苦,所以在女儿大些后,就把她送到了部队训练。

一开始,王媛媛受不了部队中艰苦的生活。每天种地、挑水、挑粪的工作使她很是排斥。她很喜欢唱歌跳舞,总梦想着有一天进宣传队。

女儿的表现自然很快就传到了王近山的耳中,他对女儿的态度很是生气,经常叫到身边批评。

王近山

王媛媛不服气,就和父亲对着干。但王近山可不会惯着她,把她安排在了最艰苦的岗位,来锻炼她的性子。王媛媛对父亲王近山的做法很不理解,但懂事后,她逐渐理解了父亲对她的期望。

生长在两个家庭,王媛媛得到了两个家庭的爱和培养,她认为这是她的荣幸,也对父辈们的友情感到佩服。

王媛媛在1969年以后便又跟回了王近山身边,由朱改回了姓王。但她一直没有忘记养父母对她的疼爱。

王媛媛

1977年,朱铁民生病无人照料,王媛媛毅然办了复员手续,回到司机爸爸身边照顾他,一直到他88岁去世。

2 阅读:122

奇葩历史观点

简介:奇葩的历史奇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