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喂养方式对不对,宝宝“一吐”便知,教你从吐奶看发育

大涛聊育儿 2024-04-13 01:52:59

大家好,我是CiCi妈妈说育儿

表姐孩子出生1个多月了,最近总听起她说“宝宝老吐奶”这回事,担心是不是自己喂养方式不对。这不前几天因为宝宝吐了一大口豆腐渣奶样,而且还呛到了,半夜专门去了医院咨询,结果被告知就是“喂多了”引起的。

很多妈妈在初为人母时,对宝宝的发育过程和喂养不是很了解,常常容易出现过度喂养或喂养不够的情况。要么就是宝宝不长体重,要么就是长得太多,反倒还引发了一系列的肥胖问题。

依稀记得我们家茜茜2个月的时候也是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吐奶,吐出来的奶不仅颜色味道不对,而且那个月她突然变得不爱睡觉、很闹腾。起初我以为是宝宝天生不好带,现在回想起就是自己“一哭就喂”过度喂养引发的,导致现在茜茜脾胃虚弱的问题一直反反复复,说起真的是后悔莫及。

家长别小看喂养方式这件事,喂多了喂少了不仅仅是影响发育问题,更重要的就是导致宝宝体质的“根”没打好,即便宝宝长大了也不好照顾!今天就来教新手父母们怎么从宝宝吐出来的奶判断自己的喂养方式对不对。

普通正常的吐奶

一般情况下,小月零的宝宝都会出现正常的吐奶。虽然是“吐”,但不同于大人的“吐”。婴儿之所以吐奶是因为他们的胃是平的,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很容易因为下面这些因素导致宝宝出现正常的生理性吐奶:

妈妈的喂养姿势不对、奶瓶有问题,导致宝宝吃奶时吸入过多空气;

一次性喂养太多了;

没有在宝宝吃完奶后及时进行拍嗝;

吃奶前出现了长时间大哭大闹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吐奶伴随如下5种情况:

正常的吐奶发生在刚刚吃完奶不久;正常吐出来的奶量都是比较少的;正常吐出来的奶状态和喝进去的牛奶状态差不多;正常吐出来的奶和宝宝喝进去的气味闻上去差不多,没有什么异味;正常吐出来的奶和宝宝喝进去的颜色差不多,没有什么改变。

预防宝宝吐奶的Tip:

喂奶前,尽量避免宝宝哭闹;

喂完奶一定要及时拍嗝,如果宝宝在吃奶过程中睡着了,可以适当竖抱一会再放下;

保持正确的喂奶姿势,奶粉喂养的尽量使用防胀气奶瓶;

趁着宝宝睡醒清醒的时候,做一做排气操。

正常生理现象的溢奶

溢奶,关于这种吐奶情况的解释可以这么说:就好比一杯水装满了,拿着走或是稍微摇晃、动一下会溢出来一点的现象。这也是小月龄宝宝发育过程中大概率会出现的一种正常情况:

溢奶一般发生在宝宝刚刚吃完奶后哭闹,或是妈妈抱动宝宝、宝宝自己动时嘴角溢出一点奶的现象;

溢奶相对于正常的吐奶量更少;

根据每个宝宝胃部发育和家长喂养情况不同,溢奶的情况最多1岁左右就会消失;

溢奶大多发生于宝宝吃完奶后哭闹或晃动引起的溢出现象。

预防溢奶的Tip

妈妈每次给宝宝喂奶时不要喂太多,千万不要一哭就喂奶,以免过度喂养;宝宝吃完奶后一定要及时拍嗝;喂完奶后不要立刻让她平躺,更不要用力摇晃或做一些训练,以免加重溢奶。

异常的吐奶情况:溢吐

溢吐,这是宝宝吐奶情况里面的异常吐奶,如果家长不及时关注并进行干预,则可能伤及宝宝脾胃,长大后变得“很难养育”。溢吐主要表现为:

宝宝吐奶的时间不是在刚刚吃完奶后,而是已经过去了半小时以上的时间才出现的吐奶;宝宝吐出来的奶量较多;宝宝吐出来的奶和吃进去的奶颜色不一样、状态不一样、味道不一样,常见为颜色变黄、豆腐渣、奶块样、酸臭味;宝宝在吐奶的时候表情非常痛苦,并可能伴随着哭闹。宝宝如果经常有溢吐,还伴随着睡眠情况不好、精神不佳、爱哭闹、非常不好带的情况。

宝宝发生溢吐,家长及时做好如下干预措施:

1.调整喂养策略,减少给宝宝的喂奶量,千万不要一哭就喂;

2.仔细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大便情况,有异常赶紧就医;

3.宝宝发生溢吐时,记得保持侧身的姿势,以免引发呛奶。如果时宝宝偶然发生一次溢吐家长多加注意即可,如果多次发生溢吐需及时去医院。

CiCi妈寄语:关注CiCi妈妈说育儿,专注分享育儿&家庭教育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CiCi妈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哦。有任何育儿疑问,都可以关注并私信我,看到都会回复。

2 阅读:300

大涛聊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