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线作战露出疲态,扔出“免战牌”,谁料中方不吃这一套

无言小超人 2023-11-10 23:30:20

中美两国的交流可以被称之为“频繁”,特别是中国官员访美所带来的成果。在接下来的时期,中美将进行一系列重要的磋商和会谈,涉及经济、军事、气候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北京的中美首轮海洋事务磋商、美国代表团在上海举办的进博会、华盛顿的司级军控和防扩散磋商,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中美气候变化会谈。这一系列的互动表明,原本陷入僵局的中美关系在下半年呈现出“回春”的迹象。

回顾上半年,美国对中国采取了相当强硬的态度,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拜登政府多次向台当局兜售军备、在G7峰会上大肆渲染“中国威胁”、美军公然支持菲律宾进犯仁爱礁等。这些行动使得中美关系陷入紧张。然而,如今却看到了“沟通”的频繁展开,使人不禁怀疑这是否是由硬变软的手段。深入分析后发现,实际上是美国对当前形势感到焦虑,因为其在多个地区都陷入了困境。

在乌克兰问题上,尽管得到美国支持,乌克兰却在持久战中陷入僵局。即便欧洲经济下滑,军援不足,乌克兰在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仍有一定底气。然而,随着巴以冲突的升级,乌克兰在国际社会中的关注度大幅减少,美国面临着两线作战的挑战。此时的美国,被形容为“顾此失彼”,在中东地区无法一手遮天。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明显减弱,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向亚太地区,这也是近期一系列磋商和会谈的原因之一。

然而,这种“沟通”并非是美国对中美矛盾的解决之道,而更像是一种暂时的“免战牌”。美国在乌克兰和巴以问题上陷入僵局,只能通过提出一系列涉及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的会谈,以显示其诚意。然而,这种诚意并不深刻。就在近期,美国的轰炸机闯入中国南海领空,军舰携带加拿大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显示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小动作并未停止。这也带动了美国盟友的积极性,如日本已经开始拉拢东南亚。这种表面上的诚意实际上是美国试图通过一些利益来“讨好”中国,以期望中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与美国发生冲突。

从今年开始,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表明,在中美博弈中,中国有着自己的节奏,无论是韬光养晦还是迎面出击,都不是由美国说了算。美国在两线作战中招架不住,却试图通过一些表面上的好处来控制“第三战场”,这充分展示了美国对自身斤两的无知。中美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而美国显然无法彻底解决乌克兰和巴以问题。因此,美国提出的“免战牌”只是一种单方面的表态,而中国在博弈中所展现的从容与自信,则更加令人注目。

对此,屏幕前的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

无言小超人

简介:世上所有美好的诉说,也抵不上一篇精彩的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