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报废上百万枚子弹,为什么宁愿报废也不让士兵打掉?

八秋蝉 2023-10-09 13:44:54

普通士兵每年规定射击的子弹数为156发,再加上特殊行动安排,士兵每年打掉的子弹约为200枚。

中国每年可生产1~2亿枚子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造的更多,所以很多子弹并没有用武之地,预估中国每年都有近百万颗子弹被集中销毁!

于是有网友不禁好奇,为什么这些子弹不给士兵打掉,反而要销毁掉呢?这不是在浪费资源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得知道,为什么要造这么多子弹,全球每年生产子弹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一年起码要生产超过15亿枚子弹。

原因无他,在战争中,子弹的消耗量是无比巨大的,据战后统计,二战时期,美军每击杀一名敌军,需要消耗2.5万枚子弹,又或者伊拉克战争时期,这一比例提高到了可怕的25万:1,虽然数据不一定精准,但背后所反映的现象却需要认真对待,那就是战场上子弹的消耗量非常巨大。

此外,在战争中,敌军还会对己方弹药库进行轰炸,例如2019年8月,俄罗斯某弹药库被袭击,4万发炮弹及海量轻武器弹药被摧毁,如果己方弹药库不充足,真打起仗来,恐怕一个月都坚持不到。

简而言之,即便在和平年代,子弹也要多生产,包括子弹在内的其他弹药也是如此,道理很简单,子弹可以不用,但不可以没有。

中国为什么不把多余的临期子弹,给士兵训练打掉呢?

1.临期子弹存在安全隐患

子弹由弹头、弹壳及火药三部分组成,不管金属制品还是内部的火药,在超过一段时间后,稳定性都会变差。

正常情况下,一枚子弹的寿命为15~30年,在此假定为15年,但是在第14年的时候,没准子弹内部的铜开始生锈了,此时这枚子弹在枪械中打出去,除了磨损枪支膛线外,还有可能卡壳、炸膛。

2015年,美国两名士兵在训练中,因发射临期子弹不幸遭遇事故,造成2人死亡。

所以即便在寿命范围内,但临期子弹的安全性仍然要低一些。

2.子弹会加速消耗枪械寿命

设计寿命、射击寿命和使用寿命,都可以说成是枪械的寿命,但一支枪械的具体寿命,跟使用情况息息相关,然而子弹又是使用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般通常以发射子弹的数量来作为枪械的寿单位,例如手枪的寿命为发射3000枚子弹,半自动步枪为6000发,自动步枪为15000发。

具体到枪械型号的话,例如中国95式自动步枪为15000发,一战时期的马克沁机枪为30000发。

当然了,枪械的使用寿命也跟枪管有关,如果采用冷精锻枪管和激光强化新技术,枪管的寿命就可以被延长,此外,膛线的寿命也会影响射击精准度。

也就是说,如果一支枪械的寿命为5000发,但是在发射到3500发的时候,后续的1500发子弹射击精度可能就没之前高了。

如果把临期的子弹全部让士兵用枪械打掉,除了上述的安全隐患外,还会造成一大笔枪械损失。

中、美、俄对临期子弹的处理方式

中国一向奉行和平政策,所以每年生产的子弹并没有太多,而且中国缺铜,而子弹又是用铜制作而成的,抱着合理回收再利用的原则,我们对临期、过期的子弹会进行统一回收,提取金属铜后应用到相关领域。

美国在二战时期,4年内生产了300亿枚子弹,时至今日,美国仍然保持每年生产超过16亿枚子弹的记录,然而美军一年消耗的子弹数量约为10亿,所以美国每年都会剩下6亿多枚子弹。

这些子弹去哪了呢?

美国境内枪支泛滥,他们可以把临期子弹出售给民间,由民用市场来消化,此外,很多落后的国家在生产子弹方面技术水平落后,造一枚子弹的成本或许是购买的2倍,美国在保证他们拥有足够过子弹储量的同时,也会向这些落后国家出售子弹。

当然,美国不仅出售子弹,还会把落后的武器军备卖给他们,这些淘汰品转身一变成了落后国家的先进武器。

例如这次的俄乌冲突,北约大量国家不断给乌克兰支援武器军备,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临期的。

俄罗斯处理的方式不同于中美,他们对临期、过期子弹进行回收,清洁火药后继续二次装填重新利用,这次俄乌冲突中,俄罗斯也在不断先消耗苏联时期和现在的临期弹药。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