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名小学生火海遇难背后,是农村撤点并校的难与痛

李飞说 2024-01-22 14:33:10

离放寒假仅剩一周,离过年不到一个月,一个周五的晚上,14名本该在家里,本该在父母身边的三年级小学生,在学校的宿舍里遭遇一场无情的大火,13名孩子遇难,1名孩子受伤。

遇难学生家长

哪怕是用最平静客观的语言来叙述,我们也能感受到这起火灾事故背后锥心的伤痛,完全不敢想象这些孩子在火海之中的绝望挣扎……

20年前,我也曾是农村学校的寄宿学生。当时我读初一,整个学校400多名学生里有大约50人寄宿,学校抽出两间大教室分别给男生女生作为宿舍,高低床也没有,搭的通铺,一间屋里住20多个孩子。防火设施,根本不存在的。

如果……当时我住的宿舍发生火灾,我真的不敢想象,一秒钟都不敢。

20年后的今天,农村的道路交通状况、农村家庭的整体经济状况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却不想,仍然有孩子因为上学路远而只能寄宿,而且还是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小学生……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一场全国范围内持续了20多年,至今仍在推行的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行动。那些原本在学生步行范围内的农村小学、初中,因生源持续减少或政府教育规划调整等原因被撤销,学生被集中到乡镇中心或县城里更大的学校上学。

以南阳市和方城县为例,在寄宿制乡镇中心学校已经比比皆是的基础上,市县两级政府仍然在大力推动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

方城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动农村小学撤点并校、中心化、寄宿制,初中高中向县城集中,每个乡镇建设1-3所寄宿制学校。

方城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摘录

这也是为什么南阳的这所英才学校会让3年级不到10岁的孩子寄宿。

实际上,不止是南阳,全国范围内的撤点并校一直在高速推进中。

据教育部网站公开信息,“撤点并校”实施20年(从2001年到2020年),全国的小学校数从491273所减少到162601所。20年间,小学数量缩减了三分之二,平均一天消失45所小学。

地处镇中心的英才学校离农村的家太远,这里上学的孩子没法每天回家,甚至没法每周回家,所以学校采用的方案是每10天给孩子放假4天用于回家团聚,所以才会出现周五的晚上孩子们还住在学校宿舍的情况。

这和高中寄宿学校的学业紧张不一样,和自主择校去上寄宿制贵族学校也不一样,这些小学生只有这一所“最近的”学校可选,而“离家最近”的学校也只能两周回家一次。

造成13个孩子不幸遇难的火灾事故原因还有待调查,管理责任当然也会被追究,但全国范围内还有数百万因撤点并校被迫寄宿的中小学生,他(她)们的处境大概很难因为这起事故的教训而有所改善。

据《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发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农村共有327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寄宿,其中寄宿制的小学生高达1100万人。最新的数据我没查到,但当下的农村寄宿小学生至少也在500万以上。

撤点并校导致的寄宿学生,是比农村留守儿童更严峻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家里起码有老人照顾温饱,打理卫生,孩子身体上有点不对劲的地方能及时被发现,身边每天能见到至亲之人,心理上的安全感总归还有个依托。

可是寄宿学生,连这些基本的身心健康保障都很难拥有。

四年级的男孩,手上长了冻疮,指甲里全是黑泥,你猜他会不会向老师求助?你猜,一个人要管50个孩子的生活老师能不能发现得了?

六年级的女孩,月经初潮弄脏了内裤,你猜她会不会去问老师自己这是怎么了?你猜,她的羞愧、恐惧、好奇、煎熬心态要怎么排遣?

这还只是基础的身心健康保障,更严重的情况是寄宿学生遭遇重大挫折时身边没有家长可以求助。

被同学霸凌、孤立,学习成绩大幅下降,在宿舍里被大孩子猥亵,甚至被教职工性侵……这些对孩子来说不啻于“天塌下来”的事情,如果每天都能见到家长,精神状态的异常大概率会被家长察觉到。如果是发生在寄宿学校期间,一周甚至10天才能回家一次的孩子,要独自承受多大的压力和痛苦?

不到10岁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安然无恙地经历这一切?

农村寄宿学生还面临更长远的价值观道德观扭曲问题。

女生怎么样我不知道,但一群10来岁的男生日夜相处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脱离父母和老师的视线,他们会通过那几个“最像大人的孩子”接触到怎样的观念冲击,形成怎样的风气,我是完全能够想象的。

电影《蝇王》剧照

不夸张地说,把十几个中小学男生安排到一个封闭的宿舍里,天然就会形成一个“坏蛋培训班”,和少管所不会有本质的区别。

更加残酷的现实是,此次发生火灾的南阳独树镇英才学校,在全国数以万计的农村寄宿学校里还算是硬件条件比较好,管理相对不那么拉垮的。在那些硬件与管理都更糟糕的寄宿学校里,孩子们度过的会是怎样一个乌云密布的童年?

那么,不搞撤点并校,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就近上学可行吗?很遗憾,也是不可行的。

各级政府与教育部门力推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原因是农村空心化,农村生源向乡镇和县城大量转移。

我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读小学的时候,我所在的自然村覆盖大约2000人口,孩子们都在村里上小学,6个年级加起来200多名学生。而现在,村里的常住总人口已经不足200人,我曾读过的小学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改成了村委会办公楼。村里的孩子,要么被家长带到县城里读书,住在县城,要么在镇上寄宿读书,一周回家一趟。这样的现状,在全国绝大部分农村都差不多。

即便政府不强行推进撤点并校,一个村里剩下十几二十个小学生,也不可能撑得起一所学校。即便我们抱着“只要还有一个学生就必须把学校坚持办下去”的观念,教师资源的配置会形成极大的浪费,教学质量也不可能得到保障。

南阳这13名小学生在宿舍遇难的底层原因是农村小学的撤点并校,但在现实中,撤点并校是不可能停止的。

可以考虑的改善方向,只有国家大幅增加基础教育经费投入,让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孩子能住上消防与安全设施都合格的4人间(此次火灾的英才学校一间宿舍住30人左右),让每20个孩子能拥有一名全职的生活老师。

然而,我们都知道,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与财政状况下,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真的是太难、太痛了……

47 阅读:13353
评论列表
  • 2024-01-22 22:48

    加大城市建设,离市近的划区,离县近的化镇。名称改了,距离改不了。现在是农村人没地种,离镇远的,合并后没有学上,更别提离哪儿都远的怎么看病了。城市,是有钱人生活的地方…

    北罗市民 回复:
    没听专家说吗?可以开轿车回村里种地[得瑟]
  • 2024-01-22 20:05

    好文章,唉,咱们普通人改变不了

  • L@G 37
    2024-01-22 20:09

    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实施后各种育英、英才私立学校开始多了起来

    笑沧海 回复:
    小学也开始产业化了。
  • 2024-01-22 18:29

    村镇小学都该撤,但应该在县城建一些可以住宿的公立学校,必须得是农村户口才能住校,可以收取餐费和住宿费,只要比私立学校学费和住宿费加起来便宜就行

    凡爾不凡 回复:
    别人说话用脑而你只会用屁股💩
    高山流水 回复:
    然后让老师当保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波板 23
    2024-01-23 14:49

    撤点并无非把人都往城镇赶,能就近读书谁愿意背井离乡,拼几代人的积蓄在城里拼房让小孩上学。

  • 屋漏 19
    2024-01-22 22:07

    二十年前我们这每个村都有小学。村子小就只有一到三年级,四五六年级去隔壁村上。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大家都是自己走路去学校。后来学校都集中了。别说本村了,隔壁村都没有小学了。都要走好远才能到学校。原来一个小学有六个班,现在一个年级就六个班。上学放学都要大堵车。还要家长接送。高年级的有自己坐公交车上学的。

    肥郎 回复:
    我们这县城小学一个年级18个班
  • 2024-01-22 19:36

    供热公司为啥不把暖气烧热点?

    荣华富贵 回复:
    室温多少?
    骑冰连 回复:
    说的容易暖气不要钱吗?
  • 2024-01-22 17:32

    我以前读初中住校,晚上熄灯后跑到女人宿舍去打着手电筒打升级。以前的人多老实是想多正。

    用户13xxx12 回复:
    我以前读初中住校,晚上熄灯后跑到女生宿舍楼外墙下凑着灯光看书。家徒四壁,不,四避都是租的,应该是家无片瓦。但凡思想不正一点,如今就得像山村里同龄人一样排队打光棍
    怒风 回复: 用户13xxx12
    城市里光棍也很多的[笑着哭]
  • 2024-01-23 09:16

    大学以前都不应该住校,大学以前改变一个人很容易,遇人不淑很容易一辈子废掉。更何况很多农村并校而来的所谓宿舍,几十号人一个房间。连日内瓦公约的条件都不如。

  • 2024-01-23 07:02

    管理的问题

  • 2024-01-23 07:12

    还有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村里小学有,配备也齐全,但是大家舍近求远,要去乡镇或者县城的现象。

  • 2024-01-23 11:49

    寄宿制孩子的心理更容易出现问题,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更容易发生

  • 2024-01-22 19:36

    我特么大学都是走读

  • 2024-01-23 10:44

    以后我是不敢让孩子住校

  • 2024-01-23 12:09

    是个好文章 可惜没啥用 说的很实际 我初中那会就是这样 一个综合楼一层 一至七个班全在一层 床唉床 洗漱靠抢 就是势力团伙最先用

  • 2024-01-23 17:09

    不是想撤掉农村学校,而已农村学校没人了,才撤的,我们村没撤之前,全校就10几个人,

  • 2024-01-22 21:50

    我们这里幼儿园就有住宿了。没办法呀 大人上班,周边没学校。

  • 2024-01-23 23:07

    有利有弊[得瑟]再怎么也不能住校

  • 2024-01-23 11:30

    我们这里一个乡镇一所小学,一年级就住校了[哭哭]

  • 2024-01-23 12:16

    现在不让烧煤取暖都改烧气成本巨大根本用不起!

  • 2024-01-23 09:47

    穷就别生娃,不生娃不就没这么多事了吗[得瑟],自己没本事给不了孩子条件,为什么让他们来受苦?

    北罗市民 回复:
    所以现在生娃的越来越少啊,但是它们急眼了啊,都不生娃了还怎么拿捏你们[笑着哭]
  • 2024-01-23 08:04

    说白了就是穷,住校的孩子的父母都是出去打工的。没人照看才住校的,为了生活没办法。

    用户17xxx62 回复:
    说到底应该是那个穷山沟养不富你
  • 2024-01-23 13:03

    现在也没人提留守儿童了,因为无解

  • 2024-01-24 07:39

    为了孩子读书,我开的店没生意了也没关门换工作,我跟我老公说咱再坚持坚持,过几年咱们再去发财[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1-23 12:53

    都是利益的考虑

  • 赵f 1
    2024-01-23 16:09

    [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1-23 07:36

    明白人

  • 2024-01-24 15:19

    地方财政,让买房。人为拉大城市框架。

  • 2024-01-23 12:52

    河南,河南

李飞说

简介:分享更多好看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