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怕出事禁放烟花,那车辆也要禁止上路行驶,这种说法对吗

同同说 2023-12-13 12:54:53

近日,某地公安局长开直播,宣传引导群众禁放烟花爆竹,没想到,有些群众却不买账,理由五花八门。

有人说,既然燃放烟花爆竹有危险,污染空气,导致环境变差,那每年交通事故发生这么多,伤残也不少,开车这么危险,为什么不禁止开车?

乍一听,还很有道理,细思,其实不然!

一、便捷出行是生活的必须,燃放烟花爆竹只是文化、娱乐和祝福

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必须,现在社会,经济发达,出行需要车辆代步,省力省时,没有车,如果靠步行,真不方便。车是基本上成了大部分人生活的必需品。人人都不开车不坐车行不通。

燃放烟花爆竹是历史的传承,给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气氛,承载着群众的娱乐、祝福、期望。

不燃放烟花爆竹,可以有其他的娱乐、祝福方式。所以,烟花爆竹,人人不放,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春节文艺才艺表演

二、交通事故危害面窄,全城燃放烟花爆竹危害面广。

一座城市,发生交通事故,就是那几辆车几个人,这个交通事故,不会蔓延到其他车辆和行人。

一座城市烟花燃放,全民狂欢,家家有钱了,人人下楼,欢度佳节。小区挤满哪了人,摆满了烟花爆竹,街上挤满了人,摆满了烟花爆竹,烟花爆竹威力越来越巨大,大家都点燃了烟花爆竹,会有多少人受伤?会有多少小区发生火灾?会有多少硝烟弥漫?会有多少碎屑掉落在书上、窗台、房顶、车上?

燃烧起来,造成财产生命损失!找谁赔偿?找谁负责?是哪个放的烟花鞭炮点燃了小区、车辆、烧伤了群众?谁能分得清?

三、与时俱进,合理规范禁放区域禁放时间,不要一刀切。

习惯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习俗的改变也非朝夕之功,需要不断的宣传教育引导,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像古时候,男人留辫还是不留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有些文化传统,也不要轻易抛弃放弃。既要看到城镇上人多车多不能燃放烟花情况,也要看到城外、人烟稀少的农村,人少、车少、房少、树少可以燃放的情况。

龙灯

群众希望节日过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那就想办法,营造热闹的氛围,让游荡的游子,归乡有归属感。

大鼓

禁放与允许相结合。划定禁放区域,不属于禁放的区域,允许燃放,或者政府组织燃放。也是可以解决的!

拔河

那些一刀切,全面禁放,可能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同样,那些不顾安全与环境,要求乱燃乱放的,更是不可能得到群众的支持。

杂技

纯属个人之言,不喜勿喷!

遵纪守法,利国利民利己。政府有政策,遵守就是。

0 阅读:107
评论列表
  • 2023-12-14 10:05

    不敢苟同

  • 2023-12-14 12:30

    怕出事把所有普通人关在水泥笼子里,只能两点一线的工作吗,这不是扯淡

同同说

简介:想读更多,看更多细节,就来看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