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非遗:宁河铸剑工艺,坚持手工锻造

龙腾津沽 2024-03-13 20:19:09

说起铸剑师,无论是这个身份本身还是他们铸造的刀剑,都给人以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毕竟,冷兵器时代已经距离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太久远。而作为一项非遗技艺,铸剑工艺以及手工锻造的刀剑艺术品如今却成为刀剑收藏爱好者的心头好。

“宁河铸剑工艺”是宁河区的市级非遗项目。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侯光宇,二十多年来坚守手工技艺,在守住家族传承的同时,让几百年前古人的铸剑技艺得以被现代人了解。

说到宁河铸剑工艺的传承,该项目第四代传承人侯光宇告诉记者,宁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就已经在宁河设造甲处为军士制造盔甲以及兵器,以后各朝代均有在此驻兵。随着时代变迁,火器取代了冷兵器,刀剑的锻造工艺也濒临失传。如今,在宁河区将铸剑工艺传承下来的仅存两家,侯光宇就是其中之一。“这项技艺是我们家族传承。最早源于我太姥爷刘兴祖、刘兴业兄弟始创的‘夹包钢’锻造法,传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了。我十几岁就开始跟着家里老人学习铸剑工艺,逐渐掌握和传承了古代刀剑折叠锻造和古法钢铁的冶炼技术。”

据侯光宇介绍,传统铸剑工艺有三十多个步骤,“简单来说,先要打初胚,然后成型,再经淬火等工序。在实际操作中,打初胎又包含铁砂选择、铁砂炼制等步骤,然后根据需要加钢或者包钢、锻打成形、淬火、研磨、装配等。铸剑工艺是很多个工艺结合在一起的,有冶炼、锻打、木工、金属雕刻、珠宝镶嵌、大漆等,是多种技艺的综合体现。”

刀剑装具做工精良、纹饰美观、用料考究,集传统刀剑与工艺品为一身。其锻造技术是古代智慧与现代审美的相会交融。因为始终坚持手工技艺,侯光宇完成一件作品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在继承传统锻造刀剑的同时,他将古法锻造和古法钢铁的冶炼技术融入现代科学技术。锻制的刀剑具有锻造精良,锻造花纹自然且弹性优良、刃口锋利等特点。

侯光宇介绍:“手工技艺打造出来的刀剑花纹美观、自然,富于变化,其中蕴含的技艺部分是机械制造无法完成的。尤其是刀剑上从炭黑到银白的花纹,是反复锻打钢材的印记。手工锻打过程中出现什么样的花纹是不可控的,因此每一把刀剑的花纹都不一样,锻造出的刀剑都具有唯一性。”随着铸剑水平的不断提高,侯光宇所锻造的康熙战刀、汉八面剑等作品,得到了刀剑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并获得业界人士的认可。2023年,他被天津市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授予“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二十多年来,侯光宇就这样在高温的火炉旁延续着父辈的技艺,一锤一锤敲打,在火星四溅中,展现非遗文化的一脉相承。

(据3月13日今晚报 记者 刘桂芳)

0 阅读:14

龙腾津沽

简介:复合型资深媒体人,重视原创和内容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