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产在即?波音滞销3年后将产线迁往中国:再给一个机会

星迹旅行家 2023-10-31 16:51:51

波音的困境与追求中方市场

“波音停产在即?”这是在航空圈内传得沸沸扬扬的话题。事实上,作为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波音在中国的命运已然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由于中国国产的C919商飞逐步站稳脚跟,加上美国对华的经济制裁,波音在华业务持续3年的冷淡无疑是一记重拳。更糟糕的是,这还导致了其股价暴跌,为了减少亏损,波音不得不决策停产多款机型。

这一切的发展,看似突如其来,但实际上是波音过去决策和外部环境变化的累积效应。不过,当波音CEO最近公开表示,“我们低估了与中国脱钩的后果。”时,外界对波音的态度也有了些许的同情。显然,对于波音来说,重返中国市场已成为其挽回颓势的重中之重。

为了再次赢得中国市场的认可,波音在策略上做出了重大的调整。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波音在中国的舟山工厂重新启动生产线,预计在一个月内将交付首架737飞机。

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波音他们正在努力逆袭,想要夺回曾经属于自己的地盘。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不久前,波音曾因“担忧技术失窃”而坚决拒绝将产线迁移到中国。当时,波音官方的态度非常坚定,甚至有些刚硬。可如今,面对市场的巨大压力,波音不得不放下身段,重新评估其对华策略,波音滞销3年后将产线迁往中国,希望中国市场能给他一个机会。

这一变化,无疑表明,波音已经认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远超过它曾经担忧的技术问题。

回首过去,波音在中国民航市场上的表现可谓是风光无限。

他们曾控制了中国近50%的民航市场,五年内的巨大收益更是令人羡慕。那时,波音几乎是每个航空公司首选的飞机供应商,它们的飞机几乎铺满了中国的各大机场。

但转眼间,局面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受到美方对华经济策略的影响,波音在中国的市场地位大幅下滑。更严重的是,由于连续几年的亏损,波音不得不决策停产部分机型,这无疑是对这个航空巨头一个沉重的打击。

国产C919的崛起与外企的策略调整

国民出行需求逐渐上升,航空旅客的数量呈现出直线上涨的趋势。据统计,到20年,中国的航空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越多个发达国家,占据全球航空市场的重要份额。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任何飞机制造商都不想错过这块“肥美”的大饼。然而,正当波音期待通过提高对华交付量来重新占据这片市场时,国产C919的崛起无疑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C919,作为中国的首款大型民用飞机,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大骄傲。在经历了无数的困难与挑战后,C919成功地获得了飞行许可,并迅速获得了国内外的认可。更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知名航空公司东航更是给予了C919巨大的订单支持,这无疑为C919的市场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外国飞机制造商也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以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其中,欧洲飞机制造巨头空客的举措尤为引人注目。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空客决定迁移部分产线到中国的天津,并迅速地与多家中国航空公司达成了合作,一举获取了大量的飞机订单。

但与空客的积极行动相比,波音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尽管波音在最近决定重启舟山工厂,试图提高对华交付量,但外部的观察和评价普遍认为,波音可能已经“来得太晚”。在C919的崛起和其他外国飞机制造商的策略调整面前,波音想要收回曾经的市场份额,无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中国大飞机的发展

在航空产业的巨大舞台上,中国正逐渐崭露头角。中国不仅在飞机设计与制造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更在关键的发动机技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谈及航空发动机,我们必须提到最近备受瞩目的CJ-1000A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成功试飞预示着国产大飞机即将走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那就是拥有真正的“中国心”。一个国家要制造自己的飞机,飞机的心脏——发动机的技术研发是至关重要的。CJ-1000A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在这一关键领域也已站稳脚跟,不再依赖于进口技术。

据C919的总设计师近日透露,他们已经开始着手研发远程宽体客机C929。与C919相比,C929不仅在航程上有所增长,更在机型设计与舒适度上进行了全新的优化。这样的进展显示,中国航空产业的创新能力与日俱增,正迅速朝着世界先进水平迈进。

这样的发展自然也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BBC等知名媒体纷纷预测,C919及其后续机型可能会颠覆波音和空客的主导地位。这样的预测,虽然看似大胆,但基于中国航空市场的庞大需求与国产飞机的技术进步,这样的前景并不是不可能。

不仅是外部的媒体,业内人士对中国大飞机的发展也充满了期待。有航空专家表示:“国产科技正在崛起,波音的来去已不再那么重要。今后的天空,或许会是国产飞机的世界。”

1 阅读:1255
评论列表

星迹旅行家

简介:行走历史长河中,坐看风起云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