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新疆部队整编,为能到生产部队一位战士偷偷将自己的右手食指砍掉,结果如愿以偿

修为之士 2024-05-03 23:08:08

50年代初,党中央、毛主席高度关注驻疆人民解放军的大生产运动,对驻新疆人民解放军开展大生产运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1952年2月,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了关于部队集体转业的命令:

“我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x军x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xxx师的改编计划,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的任务赋予你们。你们过去曾是久经锻炼的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战斗队,我相信你们将在生产建设的战线上,成为有熟练技术的建设突击队。你们将以英雄的榜样,为全国人民的,也就是你们自己的未来的幸福生活,在新的战线上奋斗,并取得辉煌的胜利。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毛主席这一命令蕴涵重大的战略思想:寓兵于民,劳武结合屯垦成边。它对新中国的战略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被历史证明了并将继续证明是中华民族走向强大的必由之路、胜利之策。

1953年5月,新疆军区将所属部队改编为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

当年被编入生产部队的单位有:

第二军第五师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一师,驻阿克苏。

第二军第六师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二师,驻焉耆。

第五军第十四师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三师,驻伊犁。

第五军第十五师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四师,驻巩留。

第六军第十六师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五师,驻哈密。

第六军第十七师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六师,驻五家渠。

第二十二兵团第二十五师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七师,驻沙湾县炮台。

第二十二兵团第二十六师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八师,驻石河子。

第二十二兵团第二十七师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九师,驻额敏。

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十师,驻绥来县小李庄。

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八师编为工一师,驻石河子。

师级单位还有军区建筑工程处、军区运输处。

这些生产部队,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前身。

部队整编时,不少人提出不愿到国防军部队,而愿意到生产部队(兵团前身)来,他们认为国防军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几年后,就得复员,还得回老家当农民。而生产部队可以屯垦成边一辈子,一辈子都是兵。

据说有一位战士为了能到生产部队,夜里偷偷将自已的右手食指砍掉,没有食指无法扣动板机,自然就被分到了生产部队。

如今这位已是80岁的老人回忆年轻时的鲁莽行为时说:“方法虽然不妥,但我对那时的选择终生无悔。我终归屯垦戍边了一辈子,我是一个兵!”

兵团人不同于农民,只管种地;也不同于军人,只管站岗放哨,兵团人是肩负着既屯垦又成边的双重使命。这也正是兵团人的崇高之处。

1954年6月,为学习苏联建设国营农场的经验,遵照中央和军委的指示,准备将生产部队全部改编为国营农场,成立新疆省国营农场管理总局。

军区指定二十二兵团政治部主任张仲瀚,军区副参谋长、生产管理部部长程悦长负责筹备新疆省国营农场管理总局。新疆军区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决定上报解放军总参谋部同意,成立一家新的生产管理机构-----新疆军区农业生产建设兵团。

1954年7月,新疆军区对生产部队的管理机构定为新疆军区农业生产建设兵团,属于新疆军区建制。

但负责筹建兵团的张仲瀚同志坚决不同意,他说:这样从名称上将把生产部队局限为农业生产方面,坚决要求去掉农业两个字,改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获得大家广泛认可。

1954年7月16日,新疆军区关于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请示上报西北军区、军委总参谋部,并报新疆分局。

1954年8月6日,解放军总参谋部关于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批复是这样的:

新疆军区、新疆分局并西北分局、西北局:

7月15日电示:关于22兵团部与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合并后改用生产建设兵团的名称问题。如你们以征得陶峙岳、赵锡光等的同意时,即可按照改变之。此付总参谋部。

在此次整编中确定将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的领导机构彻底划开。

为不引起部队的思想波动,生产部队领导机构的名称命名为“生产建设兵团”,生产建设兵团的驻地在乌鲁木齐市,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以后,二十二兵团的番号随之撤销。

推荐阅读:

198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后为啥名称前面少了“新疆军区”?看完明白了

1981年为啥要恢复新疆兵团?这两个原因很重要,许多人不知道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