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吃药反而更痛了,是不是治错了?

痛风科朱红梅主任 2024-03-29 17:55:46

许多痛风患者听闻降尿酸药物副作用大,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开始治疗后,身体果真出现诸多异常反应,便更加抵触治疗。那么,出现这些身体异常是什么原因?是不是治错了呢?

在痛风治疗过程中,许多病人常常出现,包括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的、类似痛风发作,但又与痛风急性发作痛感不同的肿痛。我们称为“转移性痛风”或“溶解痛/溶晶痛”。

出现这些身体异常,恰恰是药效发挥、身体好转的反应,是痛风根本性治疗过程中很难绕开的一种现象,我们常把它作为治疗痛风起效和疗效判断的标志。出现溶解痛的原因有两个:

①类似痛风急性发作,在药物的作用下,血尿酸下降过快,关节内的尿酸盐结晶脱落,被白细胞吞噬而诱发局部炎症。

②尿酸盐结晶溶解的速度大于排泄速度时,大量溶解的尿酸盐渗入周围的组织中,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诱发局部的无菌性炎症,表现为类似痛风急性发作的红肿热痛。

溶晶痛和痛风急性发作疼痛不同

①性质不一样:痛风痛是不动也痛,溶晶痛大部分是不动不痛,动则痛。

②多关节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溶解痛发生的频率可能比痛风急性发作高,但其疼痛强度相对比较轻。而且与痛风急性发作引起的单关节疼痛不同。溶解痛往往发生在多关节,会在以前从没有疼痛的部位反复出现溶解痛(沉积在全身各个关节尿酸盐结晶依次溶解所致),已经发生过溶解痛的部位不久又会出现疼痛(其他关节内尿酸盐结晶溶解入血后的尿酸盐再次填满已经清空的关节所致),但总体上随着体内尿酸盐结晶溶解,发作频率呈递减的趋势,到尿酸盐结晶彻底溶解后,不再继续发作。

如何预防融晶痛?

①降酸产品应该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在机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剂量。

②采用中医微创清除融解术,借助电子腔镜实现关节内可视化操作,通过关节腔内冲洗、剔除尿酸盐结晶,清理滑膜,结合腔外循经松解,能够有效达到关节腔内清理,从而不仅改善患者疼痛病情,还避免尿酸盐进一步沉积到肾脏,真正达到“融晶”目的。

③出现结晶盐是因为尿酸过高析出的尿酸盐,只有尿酸平稳降低下来后,尿酸盐才不会继续析出,采用专科中成药调理,中药利尿药配合温肾药提高利尿效果,从而达到“平衡尿酸”目的。

温馨提示

痛风做除了对关节组织的破坏外,反复发作后,病程发展后期,对于肾脏、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损害,往往被患者忽视。尽早规范化的治疗,平稳降尿酸调代谢,才可以达到减少复发,乃至不复发。

1 阅读:96

痛风科朱红梅主任

简介:贵阳强直医院门诊主任,擅长痛风、强直等风湿骨病